Φ4.2m×11m水泥磨調試達標分析
我公司現有一條日產5 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新上兩條水泥粉磨系統,如圖1,設計能力是120t/h。2004年7月份開始對此系統進行調試,調試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雖然輥壓機擠壓效果不錯,但磨機產量始終較低,給達標、達產造成了較大的困難,通過研究分析,克服了工藝、設備上存在的缺陷,順利達產并有所突破。
調試初期,RP120-80輥壓機+Φ4.2m×11m+O-Sepa+大布袋收塵器系統正常工作后,發現磨機最多只能喂料70t/h并還時常出現飽磨現象,與120t/h目標相差太多,對系統拉風量,磨內拉風量調整都沒好轉,產量、質量也不高。
1 存在問題
通過對以上現象跟蹤,系統檢查,數據采集分析后,發現了存在的幾個問題:
1.1 選粉機風道里面過2~3天,就會積1m多深的水泥灰將風道一半多堵死,導向葉片全部糊掉,嚴重影響系統風量。
1.2 磨機工況難以穩定,飽磨頻繁,磨機沉得快,出磨提升機電流高得也快,從空載48A一直升到140A以上,甚至超過額定電流139.8A,出磨提升機電流高的同時,入庫斗提電流并不高,有時反而減小,也就是說,出磨粗粉多,成品產量并不高。
1.3 取樣分析選粉效率和循環負荷,得出分別為30%、420%。
1.4 對輥壓機擠壓過后入磨的料餅,打散后的顆粒做篩余,0.08篩篩余為68.5%。
1.5 對大布袋收塵器進行檢查,發現廠家設定脈沖清灰間隔最短5min/次。
1.6 磨尾時常有噴灰,大量吐粒子現象。
1.7 比表面積偏低,在330m2/kg左右。
2 問題分析與改進
由以上現象分析:這兩套系統存在工藝上較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調整、改進。系統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如下:
2.1 磨內拉風量太多,物料流速快,是造成磨尾噴灰、粒子多的主要原因。
2.2 選粉風量不夠,漏風點多,選粉效率太低,循環負荷大,是造成飽磨,選粉機風道積灰,出磨斗提電流高,入庫產量太低的主要原因。
2.3 就這系統設備配置看,原來一次風管上有一個300mm×1 200mm外風門,對各風門進行調節,滿足了磨內拉風,卻又解決不了選粉風量曰種種跡象表明,系統配置上不完善。
改進措施如下:
2.3.1 在選粉機一次拉風管上再加一個補風風門1 400mm×600mm,再用2mm的篩網做防護罩,位置在選粉機一次風入口,用來調節選粉風量和磨內拉風,保證磨內流速,又補充選粉風量。
2.3.2 對雙層隔倉板中心通風篩進行補焊,減小通孔率,降低通風面積,控制物料流速。
2.3.3 大布袋清灰間隔周期長,修改收塵器脈沖時間控制程序,間隔改為1min/次。
2.3.4 O-Sepa選粉機風量搭配上滿足1次風占70%、2次風占20%、3次風占10%,總風量接近約15萬m3/h。
2.4 鋼球級配不合理,2倉級配不到位,小球太集中(見表1)
調整前:
球徑/mm | 1倉 | 平均球徑64.7mm | 2倉 | 平均球徑30mm | 總計 |
Φ90,Φ80,Φ70,Φ60,Φ50 | Φ50,Φ40,Φ30,Φ25 | ||||
裝載量/t | 2,6,13,14,10 | 總量:45t | 12,5,17,35,83 | 總量:147.5t | 192.5t |
球徑/mm | 1倉 | 平均球徑64.7mm | 2倉 | 平均球徑30mm | 總計 |
Φ90,Φ80,Φ70,Φ60,Φ50 | Φ50,Φ40,Φ30,Φ25 | ||||
裝載量/t | 2,6,13,14,8 | 總量:44t | 15,19,34,38,32 | 總量:138t | 182t |
鋼球級配調整后,裝載量由192.5t減到182t,能耗由原來39kWh/t降到33kWh/t, 減少6kWh/t,2倉增加了20mm的鋼球,使級配合理化。
比表面積低的主要原因是鋼球級配中小球太集中,造成水泥顆粒的形狀、組成不合理。原來是以棱柱、片狀為主,級配調整后水泥顆粒多以球狀、橢圓球為主,顆粒組成合理化,比表面積有所提高。
經過以上調整后,產量確實由70t/h提高到95t/h,但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風道積灰問題解決了,磨機工況有好轉但不理想,出磨斗提電流野跑高冶現象還有,選粉效率由30%提高到55%,循環負荷提高到360%。分析發現回粉中含有較多的細粉,2mm的篩網阻力大,問題關鍵還是選粉風量不夠,換成30mm篩網后,通風大大改善,滿足了系統需要,效果一下子出來了,產量由90t/h提高到115t/h,通過實物標定,產量實際應為126t/h(配料稱顯示偏小)。經過一年摸索,42.5水泥基本穩定在120t/h左右,32.5水泥基本穩定在135t/h左右,電耗穩定在31kWh/t,比表面積基本在360m2/kg以上。
總之,日常生產中加強對熟料化學成分的研究,對混合材的水分、品種搭配等的關注,在穩定磨機產量、質量上也是很關鍵的。總結幾點調試建議如下:
(1)選粉機用風與磨內拉風搭配要合理。
(2)合理的鋼球級配。
(3)輥壓機良好的擠壓效果。
(4)大布袋收塵器較小的阻力損失。
摘自《中國水泥》2005.09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