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磨機生產能力的途徑
1.球磨機的兩種工作狀態
球磨機工作狀態有兩種,在高速轉動時是拋落式,物料的磨碎主要靠落下來的球荷所產生沖擊作用和部分研磨作用;在低速轉動時為瀉落式,物料靠互相滑動的研磨介質的壓碎及研磨而粉碎。為適應不同粉磨階段的需要,在同一磨機上采取改變襯版的形式來實現不同的工作狀態。
進入磨機第一倉的物料顆粒較大,只有在拋落式工作狀態時,才能達到破碎作用。該倉物料粒度大,流動性差,在磨機運行過程中與鋼球混合如一整體而運動,而拋落式工作狀態是否正常與該倉球料混合填充率有關。對于已安裝的磨機而言,其轉速相對于臨界轉速的數值是固定的,當混合填充率超過某一極限時,工作狀態將被破壞,該極限值的求得是以最內層球得脫離角必須小于73°44′,的極限為基準計算出。
在開路粉磨工藝中,磨機轉速相對于臨界轉速的數值較低,填充率較高,水泥工作者極重視料球比是否在合理的范圍。目前,為節約能耗和適應產品質量的提高,大量采用閉路粉磨的流程,進入磨機第一倉物料包括循環量在內比過去多幾倍,在磨內結構(如隔倉板等)不適合時,料球比將大幅度上升,甚至超過前述的混合填充率的極限值。此時,球拋落到回落點時,料對沖擊力起著緩沖作用,如球拋入料堆難以將物料破碎,較大的顆粒隨物流至隔倉板時增加了粉料的通過阻力。當球從回落點作圓周運動到脫離點的過程中,因料多且細粉含量高易于流動和壓縮,靠簡體一層球與襯板之間產生滑動,襯板表面產生環向溝槽(溝槽間距接近該倉的平均球徑),破壞了襯板原設想的作用,惡化了磨內的工作狀況,導致磨機產量降低,能耗大幅度上升。
2.調整工作狀態,提高磨機產量
如前所述,對于已安裝的磨機,其轉速是固定的。提高磨機的產量除了采取降低人磨物料粒度、加強磨內通風、優化鋼球級配等措施外,改造磨內結構、調整磨內混合物料的運行狀態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曾對混合填充率超過極限的閉路生產的直徑2.2米x6.5米水泥磨進行過改進,因該磨機的單層隔倉板篦縫(縫寬10毫米)為同心圓布置;隔倉板背面易被研磨體和物料堵塞,且該倉物料流速受磨尾出口篦板出料位的影響,不易調整各倉的填充率。為了增加粉料在研磨倉的停留時間,需降低出口篦板處的粉料通過速度或增加研磨體的裝載量,致使該倉內料位上升,一倉料位必然隨之上升,降低了破碎能力。
根據這一情況,我們將單層隔倉板改為提升式雙層隔倉板,進料側篦縫寬6毫米,呈放射狀布置,背后篦板利用原磨頭襯板和磨尾出口篦板間隔組裝,目的是加快一倉細料的通過能力和不受第二倉料位的影響。磨機出口篦板處卸料錐中心擴大至直徑400毫米,內裝有高20毫米反料螺旋葉片的直徑400毫米x400毫米-500毫米鋼管,減少了通風阻力,以及出口粗料板下物料至錐體后,水泥粉從上部落下進入氣流中的粉塵含量。經改造后該磨機粉磨P.032.5時,產量由15.5噸/時左右提高到18.5-19.0噸/小時。
除了如上所述改造磨機隔倉板以改善磨內物料的運行狀態外,細磨倉采用溝槽襯板、雙曲面襯板以及帶反向內螺旋等特殊結構的活化襯板,均能起到延長研磨體運行軌跡,增加其與物料接觸時間,從而改善混合物料的運行狀態,達到提高磨機產量、提高產品細度的目的。
(1)對于已經安裝的磨機,根據工藝流程及所粉磨物料的變化,及時調整磨內內部結構,使之處于合理的工作狀態,是提高磨機產量、降低消耗的重要措施。
(2)對處于拋落式工作狀態的倉,主要是破碎塊狀物料,當磨內混合填充率超過極限或料球比太高時,采取的措施是加快該倉的物料流速,即提高磨內風速, 改進隔倉板和襯板型式。加快粉料通過該倉的速度。
(3)對處于瀉落式工作狀態的倉,要是研磨粉狀物料,而此時粉狀物料容重小,流動性好,工作狀態基本不受料的影響,為延長物料在該倉停留時間,可降低該倉篦孔通料面積、采用活化結構的襯板。
摘自中國建材報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