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廠投資估算指標》的動態性和使用方法
一個項目建設的決策階段,離不開投資估算,編制投資估算的一個重要依據是《投資估算指標》。一個指標的誕生要組織很多的單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調研許多已建成項目的資料,耗費相當長時間才能完成。以原國家建材局1997年頒發的《水泥工廠投資估算指標》為例說明它的編制工作量。
600~4 000t/d級干法水泥生產線《水泥工廠投資估算指標》(以下簡稱《指標》),是根據原國家計委(計綜合[1994]240號文)下達的1994年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編制、修訂計劃和原國家建材總局建材規劃發[1994]265號文關于下達1994年建材建設標準定額制訂計劃的通知,由規劃司組織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南京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成都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中國建材研究院,投入近100人,歷時3年左右,調研了各種規模數十個已建成的水泥廠和礦山項目,搜集資料數萬頁,通過對比、分析、研究、測算,編制而成,完稿后又召開專家評審會,然后才定稿頒發。
2 指標在現實中的作用
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條件和實行新的投資管理、控制模式中,《指標》依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投資估算是項目決策的重要內容,而《指標》是編制投資估算的重要依據。GB50319-2000《監理規范》和監理教材中都把監理工作總結為三控兩管一協調,其中投資控制是重要內容之一。業主是確定投資額度的主體,而監理則是按業主確定的投資額進行控制,試問一個不準確的投資額,監理怎么控制?我們將《指標》以舊翻新,將過去的資源整活,將“靜態”的資料變成動態的資料,編制出適合實際情況的準確投資額。
......
摘自《中國水泥》2005年 06月號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