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2.2m×6.5m生料磨增產節能的改進措施
1 降低入磨物料的水分和粒度
入磨物料水分的高低和粒度大小直接影響到磨機產量與電耗。我廠采用三種原料配料,其中鐵粉、黃土都經晾曬或烘干后入倉,其粒度和水分基本能控制在指標之內,在雨季和冬季水分有時偏高。石灰石從石礦購進,要求粒度≤25mm,水分≤1%,不經烘干直接入倉。實際上,石灰石粒度波動很大,>50mm的占4%,25~50mm占15%,<25mm的占81%,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設立專職質檢員經常與石礦聯系,并幫助石礦調節和修理破碎機,盡最大努力控制入磨物料粒度和水分,取得了一定效果。
2 調整研磨體級配和裝載量
只有合理地選擇研磨體級配和裝載量,才能夠實現磨機的高產低耗。
2.1 調整研磨體級配
由于入磨石灰石中有少量大塊,經常出現飽磨現象。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對配球方案作了大幅度調整。一倉增大鋼球的沖擊破碎作用,以利加快物料流速,充分發揮選粉機的選粉特點,減少物料的過粉碎現象,平均球徑從77.1mm調整到80.9mm。二倉采用三級鋼段級配,為了加強二倉的研磨作用,對二倉的研磨體也作了調整,減少了Φ50mm×55m大段用量,增加了Φ30mm×35mm小段用量。同時,將原有磨小了的小段(以前清出不用)重新入磨使用,這樣既節省了鋼材,又增加了研磨體的表面積,提高了粉磨效率。磨機研磨體級配調整方案見表。
磨機研磨體級配調整方案
一倉鋼球 |
二倉鋼段 | |||||||||||||||||||||||||
直徑(mm) 改造前重量(t) 改造后重量(t) |
|
|
2.2 調整裝載量
根據經驗,每驅動1t研磨體,需要消耗電機功率為10~11kW。那么,Φ2.2m×6.5m磨機380kW電機可驅動34.5~38t研磨體。我們取34t(設計能力為31t)用B·B托瓦洛夫公式檢驗電機的工作能力。

式中:K——電機儲備系數,一般取1.05~1.1;
N——電機功率,kW;
η——機械傳動系數,邊緣傳動取0.86~0.90;
n——磨機的有效轉數,r/min;
V——磨機有效容積,m3;
D——磨機有效內徑,m;
G——磨機研磨體裝載量,t。
將數字代入公式得K=1.08,故電機滿足工作要求。研磨體的裝載量,一倉由原來的14t,調整為15.5t,二倉由原來的17t,調整為18.5t,磨機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3 改造選粉機
隨著磨機產量的提高,選粉機能力明顯不足。磨機投產后,成品細度太細。4900孔篩余一般≤4%,造成磨機循環負荷率過高,增大了磨尾提升機和粗粉螺旋輸送機的負荷,經常引起堵塞。我們采取了將擋風板向外拉到最大位置,減少小風葉等措施,效果仍不理想。經過分析,認為產量低的主要原因是選粉機內部循環風量偏小,物料分散拋撒效果不好,導致選粉效率下降。據此,我們將6片中風葉(550mm×420mm×4mm)全部換成大風葉(650mm×420mm×4mm),并將12片大風葉向外移120mm,以增加內部循環風量,同時對平撒料盤進行了改造,將12根長170mm、規格50mm×30mm角鋼安裝在撒料盤放射方向上。為了減少撒料罩對內筒上升氣流的影響,我們將撒料罩拆掉,從而改善了物料的拋撒效果,克服了物料拋撒不開,分散不好及其產生的附壁效應。重新調整小風葉數量,由原來的24片減少到3片,使出磨生料細度符合生產控制指標8%~10%。
4 改造磨尾提升機和螺旋輸送機
隨著磨機產量的提高,磨尾HL400斗式提升機和GX300生料螺旋輸送機能力不足,出現提升機反料,噴灰嚴重,負荷增大,引起堵塞;螺旋輸送機也經常跑料,影響磨機運轉率和產量。針對上述情況,在現有條件下,我們通過局部改造來提高輸送量:縮短斗距,由原來的11環鏈改為9環,增加了斗子數量,提高了輸送量,同時將出選粉機的生料螺旋輸送機由GX300改為GX400,為提高磨機產量創造了條件。
5 加強磨機通風
磨機通風的好壞是影響磨機產量的重要因素。我廠Φ2.2m×6.5m磨機的引風機風量,原設計為10800m3/h,由于訂貨和安裝問題,錯將風量為5800m3/h的風機安裝在磨機引風機的位置上,使磨機通風不好,磨頭冒煙,吐料嚴重,影響了磨機的工作效率。如果入磨物料水分偏高,磨機作業時,隨著磨溫的增加,水分逐漸蒸發出來,一倉糊磨,隔倉板篦子縫隙堵塞,阻礙料流流通,影響磨機通風,磨內緩沖現象嚴重,易形成飽磨。尤其是在雨季和冬季,磨尾管道常有水滴流下來,使抽出的粉塵成糊狀,堵塞管道,影響正常生產。我們決定拆除舊風機,選用Y4-73-№8D風機,風量為22000m3/h。改造后,磨內風速大幅度提高,增加了物料流速,物料中的大量水汽被帶走,減少了粘附現象,又降低了磨機溫度,消除了細粉的緩沖作用,產量明顯提高。由于通風量的增大,收塵器和管道需要保溫和增溫,對收塵器要強化日常管理,以防止結露、堵塞影響生產。
6 加強磨機的操作與管理
磨機操作的好壞,也是直接影響到磨機產量和電耗的重要一環。為了使磨機保持高效工作狀態,必須做到均勻連續地喂料,嚴格控制入磨物料的粒度和水分,及時補充消耗的鋼球鋼段,認真調節研磨體的裝載量和級配,采用優質耐磨鋼球,加強磨機通風,只有這樣,才能使磨機保持高效狀態,取得增產節能的明顯效果。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執行磨機安全操作規程和交接班制度,做到勤聽磨音,勤觀察物料變化,勤摸細度,勤檢查磨機通風,勤檢查機械設備和勤看電流表,以防止不正常情況出現。
保持研磨體級配的相對穩定,對提高磨機產量,降低粉磨電耗具有重要意義。在研磨體的補充上,我們是通過聽磨音,計算磨機運轉時間,看磨機臺時產量、產品細度和磨機電流的變化,根據操作經驗,采用綜合補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生料磨已經一年多沒有倒磨,產質量較為穩定。另外,還要千方百計地提高磨機工的技術水平,增強磨機工的責任心,要把出磨生料的產量、質量等經濟指標與工人的收入掛鉤,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每個職工都關心產質量和電耗。
通過對生料磨系統的技術改造,使磨機產量由13.5t/h提高到21t/h,增產55.56%,電耗由原來的34.7kWh/t生料,下降到29kWh/t生料,節電16.43%,每年可節電40萬kWh。 摘自《數字水泥》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