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m×4.4m風掃煤磨系統缺陷糾正
1 缺陷綜述
煤粉制備系統影響窯穩定運行的因素有煤粉總量不足、煤粉供應不穩定、煤粉計量不準及系統設備故障多導致煤粉中斷等。2.2m×4.4m風掃煤磨系統原工藝流程見圖1,主要設備配置見表1。
2 缺陷糾正
2.1 供煤螺旋泵的改善性維修
原設計窯頭、窯尾分解爐(NSF)各使用一臺?準125螺旋泵,靠風力將煤粉輸送至窯頭噴煤管和窯尾分解爐。窯系統提產擴能改造成功后,新系統窯頭、窯尾分解爐(N-MFC)在用煤量有所增加的同時,煤炭質量也隨市場貨源緊張的變化而逐漸下降,結果是窯頭和窯尾的用煤總量增加較大。我們將?準125螺旋泵更新為?準150螺旋泵,同時在兩座煤粉倉下各增加一臺由日本某水泥公司專家設計的雙管螺旋輸送機,經沖擊板流量計計量后煤粉進入其設計的鎖風分格輪、穩流倉,然后進入?準150螺旋泵。
150螺旋泵的改善性維修分述如下:
(1)斷開泵體與軸承箱體的整體機座。原設計泵體和軸承箱體是一體化機座(見圖2a),屬整體聯結。制造后整個工作機與電動機一起固定在共有的底座上整機出廠,在制造廠內組裝可以比較方便地對整機進行系統找正。但是,在水泥廠使用一段時間后,長短內套與螺旋體磨損,其配合公差(間隙)超差,需要更換新的螺旋泵體。由于螺旋體的懸臂運行、其運行中的“陀螺效應”導致長短套的內表面非均勻性磨損,更換螺旋體時就要以長短套的內周為基準進行找正,用塞尺測量長短套的內表面與螺旋體外表面的四周間隙,對螺旋體進行找正,結果是必須單獨移動軸承箱體本身!而設計時泵體與軸承箱體又是一體的。我們從維修角度進行了認真分析,用電焊切開了泵體與軸承箱體之間筋板,泵體和軸承箱體各自獨立(見圖2b)。利用這種辦法巧妙地解決了更換螺旋軸的安裝、找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找正僅需要半小時,調整非常方便。二者分離后應注意軸承箱體與底座緊固的可靠性,防止運行中軸承箱體與底座的聯結螺栓松動而產生軸承箱體移位。
......
摘自《中國水泥》2005年 02月號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