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水泥十八論《綜合管理論》之六
所謂綜合管理是指對從事散裝水泥生產、流通、使用和裝備制造的企業、個人及相關業務進
行綜合性的規劃、決策
、組織、實施、協調、監督、服務指導。《綜合管理論》是對加快發展散裝水泥事業,不是實行行業(主要指部門,下同)管理,而必須實行綜合管理的論述。
綜合性是中國散裝水泥事業的第三個基本特性。
首先,讓我們對《散裝事業論》中關于“行業有興衰之變,而事業是永恒的”這句話再贅述幾句。為什么說行業有興衰之變,因為縱觀文明社會近代史,及今后發展趨勢,行業在不斷變化發展,有的經久不衰,有的成為“朝陽”或“夕陽”甚至消亡。如在中國,房地產行業是近年才發展形成的,1949年以來的三十余年中,這個行業似乎基本上不成為一類行業,而近幾年卻“紅紅火火”方興未艾。又如計算機、塑料制造、化學建材、移動通信等,在我國亦都是近十幾年乃至近幾年才興起的行業。隨著社會發展,新的行業會繼續產生和形成,而有的行業過幾年或十幾年、幾十年可能會消失,或歸并于其它行業。至于事業,如文化、體育、衛生事業,只要今后有人類存在,恐怕就會有社會活動。地球人用水泥來修路、架橋、造房,可能還要延續幾十年,數百年,這就存在出廠、運輸和使用的方式,即有袋裝與散裝的問題。今后,即使我國的散裝率達到較高的水平,使用散裝水泥成為多數人的自覺行動(如目前部分城市市區,散裝水泥使用率已達到90%以上,仍有有效的服務與協調、組織管理問題。但到那時,服務的具體內容,尤其是組織管理手段與現在會有區別。現在要宣傳教育,要采用剛性手段,“限制袋裝,鼓勵散裝”等,
到那時,這些工作基本上可以不做,主要是做好供應使用的銜接協調,使之更為科學的運行等。所以相對而論,散裝水泥事業是一項“永恒”的事業。只要有水泥的生產、使用,就會有發展散裝水泥事業的社會活動。
其次,人們通常所說的行業管理,主要是管行業內的事,其它行業的事它管不著,不會去管,沒有必要管,亦不允許管。如水泥行業管理,是對水泥生產企業直接有關的活動管理的為主,如水泥工業礦產資源勘探、生產線基建、技改項目的科研、設計、設備制造、安裝及運營,
水泥產品的生產、質量管理、財務、勞資、人事及文化、宣傳、教育、黨政工團等。它與建筑業
、交通運輸業等有密切的關系,但與它們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不存在對它們組織協調
、統籌規劃的工作。而散裝水泥事業則不然,散裝水泥管理機構對水泥的生產、運輸、儲存
、使用和散裝裝備制造業都需要統籌規劃,進行有效的組織協調等綜合管理。在中國,加快發展散裝水泥是一項跨行業、跨地區、跨部門的事業。在散裝水泥事業系統內部,有散裝水泥生產、流通、使用的硬件(裝備、設施)管理,包括散裝水泥的生產、裝車(船、庫)除塵
、計量、運輸、儲存、卸車(船、庫),使用的設施與設備管理。有軟件管理,包括生產、
流通、使用領域有關散裝水泥的技術開發、宣傳教育、政策法規、人才培養等。此外,還有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征收和投放管理等。在系統外部,它又涉及到諸多部門和行業,詳見《
系統工程論》和《邊緣產業論》。在組織管理方面,系統內有國家、省、市、地、縣散裝辦
,存在條條管理與塊塊管理的關系問題,目前的現狀是業務上條條指導或領導為主,行政上
由以塊塊為主,或主要是塊塊管理。系統外,它又和許多部門及單位密切相關,散裝辦與當
地、財稅、物價、審計交通運輸等部門的交往甚至多于主管部門的業務處室。在計劃規劃的
編制、實施方面,散裝水泥系統有年、季、月度計劃,又有中長期發展規劃。在協調服務方
面,既有生產、運輸、使用的協調,亦有內貿、外銷的協調,乃至公路、鐵路、水路運輸協
調及鐵轉水、公轉水、鐵轉公等銜接的協調。在日常管理方面,既有散裝辦內部的資金管理
,又有關于該行政區域內的專項資金征收和管理,還有人事管理、技術裝備管理等。在監督
方面,要協同有關部門進行散裝水泥的質量監督、計量監督、政策法規執行情況監督、職業
道德及作風監督等。由上可知,散裝水泥管理機構(散裝辦)對散裝水泥事業的管理,決不
是簡單的行業管理,而是代表政府或政府授權對屬地的散裝水泥事業實行綜合管理。
綜合管理的論斷,還有助于人們走出對散裝水泥認識的一個誤區。因為在日常工作中,經常
可聽到的領導、專家或行家說:“散裝水泥屬于水泥,是水泥工業的延伸,或是它們的一部分,是水泥行業管理的內容之一。”我們認為這種說法只是看到了表象,沒有看到問題的實
質,不夠全面、完整、準確,容易誤導,使人誤解。散裝水泥是水泥,但發展散裝水泥決不
僅是水泥產品的簡單延伸,而是一種拓展。水泥的散裝、散運、散儲、散用是一場涉及到生產、流通、使用領域和技術裝備研制領域的改革,亦是一種社會進步。我們還可以再換一個角度來觀察和印證,在日常社會活動中,水泥生產企業及其主管部門與建設部門,建筑部門及交通運輸部門的交往是什么關系,而各級散裝辦與這些部門的交往又是什么關系?為什么不少部門召開行業工作會議主要是系統內代表參加,而散裝水泥工作會
議卻要通知幾個行業的代表參加?各級散裝辦對散裝水泥事業實用綜合管理,一是可以避免與行業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產生不必要的糾纏與瓜葛,你是行業管理,我是綜合管理,咱們各司其職。二是體現了散裝水泥管理機構職能的社會性,即全社會凡有關散裝水泥的生產、流通與使用的單位和個人,它都可以管,應該管,歸它管。
對散裝水泥事業實行綜合管理,要求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為貫徹執行“限制袋裝,鼓勵
散裝”的產業政策,對袋裝水泥要處處紅燈,一路紅燈,使它四面楚歌,寸步難行,盡快改
革,做到袋裝越少越好。而對散裝水泥,則應處處綠燈、一路綠燈,使它深受歡迎,暢通無阻,大力發展,多多益善。《綜合管理論》對各有關部門的基本要求是:
計劃行政主管部門要支持、指導、幫助散裝辦實行發展計劃和統籌規劃并組織實施。
經濟行政主管部門和建材行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督促水泥生產企業,加快散裝設施、設備的技術改造,保證散裝水泥質量合格、計量準確,確保供應,同時督促企業及時足額上繳專項資金。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督促建筑施工、水泥制品企業加快配置與企業等級和建設、生產相適
應的使用散裝水泥設施、設備,加強對建設項目使用散裝水泥的監督,支持、幫助散裝辦向
建設施工單位征收好“限制袋裝水泥使用費”等。
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對散裝水泥專用車船規費應予適當優惠,并指導、幫助,協同做好散裝水泥運輸裝備的開發應用和日常管理工作。
公安部門對散裝水泥專用汽車進入市區和城鎮交通控制路段時,應給予辦理通行手續,提供行車便利。
財政行政主管部門、金融部門對發展散裝水泥的技術改造項目在資金投放上要予以傾斜支持。
財政和審計部門要加強對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保證其用于發展散裝水泥事業。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督促相關企業和個人依法進行水泥的生產、流通及使用。
技術監督部門要加強對散裝水泥的(包括袋裝水泥)質量與計量監督,防止劣質水泥進入市場。
統計部門要按《統計法》和國家對散裝水泥統計的有關規定,準確、及時、完整地報送散裝水泥的統計報表,進行統計分析和管理。
物價部門要加強對收費的監督檢查,支持散裝辦征收專項資金。
編制、人事部門要在散裝水泥管理機構的定性、定編、配人等方面給予支持和照顧。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協助、支持、指導、配合發展散裝水泥的有關工作,對袋裝水泥要進行限制干預。
宣傳部門要動用多種新聞傳媒,鞭韃袋裝水泥弊端,大力宣傳散裝水泥的優越性和發展之重大意義,使各界人士了解、喜歡、支持。
稅收征管部門應研究貫徹“限制袋裝、鼓勵散裝”產業政策的稅收政策,刺激、鼓勵多供多
用散裝水泥、教育部門主要進行專業人才培養,要會同散裝水泥管理部門做好對大專院校、
中專、技工校、職業中學乃至中學生的散裝水泥意識和專業教育。
綜上所述,做到對袋裝水泥處處紅燈,一路紅燈,對散裝水泥處處綠燈、一路綠燈,中國的散裝水泥事業可望較快發展。若非如此,或你牽制我,我影響你,相互抵消,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坐而論道、空談、少做,則可能仍是步履蹣跚,好事多磨。對散裝水泥事業進行綜合管理,其主體是負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各級散裝水泥辦公室,協會及有關社團組織協助散裝
辦進行綜合管理。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