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入市場?浙江河道清淤砂石國有處置,6批次拍出1.7億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職教中心新建項目場地平整產生的廢棄建筑石料公開拍賣會圓滿結束。經過13家競買單位12輪應價,廢棄建筑石料*終以8040萬元的價格成交,國有資產增值率達151.25%。
這是今年由臨安區財政局組織實施的第6批次廢舊石料及砂石拍賣。6批次廢舊石料及砂石拍賣累計拍賣總成交額17000余萬元,國有資產增值率超60%。
今年以來,為規范國有資產的管理,有效解決重點項目廢棄石料處置難題、改變以往部分施工企業將原屬國有資產石料資源占為己有亂象,杭州市臨安區財政局主動出擊,對政府重點工程項目產生的廢棄石料及河道清淤砂石進行公開依法處置,確保國有資產交易“公開、公正、規范”地進行。
一方面指導督促單位聘請有資質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處置資產進行評估,規范資產評估行為,確保評估價格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實行通過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平臺進行公開處置,增強了資產處置的透明度和公信度。臨安區財政局資產管理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規范國有資產依法處置,針對全區政府重點工程項目建設中產生的廢棄石料和砂石,處置的單位首先需提交申請處置報告至區財政局審核,然后委托中介機構對其進行測量、評估并出具報告。
按程序審批后,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進行處置,拍賣處置收入屬政府非稅收入,按“收支兩條線”管理,凈收益全額上繳區財政。
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加大和河砂資源日趨短缺。河道清淤采砂正在成為極為重要的采砂方式。當前,我國多地政府明確規定河道清淤砂石嚴禁流入市場,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將河道清淤砂石以拍賣的形式流入市場的做法需要引起各方關注。
編輯:余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