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樓市還有3億住房需求,房地產仍有上漲空間
就現在的樓市行情來看大多數人對于未來的房價走勢并不看好,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房價會持續下跌,因此大量購房者開始持幣觀望,當然并不是說這種做法不對,只不過這種做法只有建立在房價下跌的基礎上時才正確,但未來的房價真會出現下跌嗎?對此一些樓市專家給出不同看法,例如經濟學家邱曉華就在此前博鰲房地產論壇上指出:未來中國樓市還有3億新增城鎮人口需要住房,中國房地產還有上漲空間。不僅僅是邱曉華一個人說未來樓市有上漲空間,其他很多樓市方面的專家也認為中國樓市還有上漲空間,那么在這種判斷下剛需購房者是要保持觀望還是主動出手呢?
從前景來看,邱曉華認為無論政策監管如何嚴厲,房地產保持增長樓市大趨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城鎮化還有上漲空間。他認為,未來將會新增3億城鎮住房需求,其中1億來自于已經進城務工的農民,還有1億來自于城市舊城棚戶區改造居民,最后1億來自于中西部城市群建設,只要這城鎮化繼續推進,這3億需求就是不可避免的剛性需求。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9.58%,按照國際發達國家經驗來看,起碼還有15%的提升空間,從這一點上來看城鎮化的確會繼續推進,加上以每年1%的速度推進那么中國的城鎮化起碼還能保持15年。這樣看來邱曉華的判斷很有可能會成為現實,中國未來真的有可能會因為城鎮化進程而出現3億剛需,房地產上漲空間不可小覷。
大家都知道就算政策調控再嚴格,但保持樓市健康穩定發展的底線是不會改變的,實際上國家也沒有說過要讓房價出現下跌的話,只是一直在強調要保持樓市穩定,只要不出現違背市場規律運行的情況政策就不會過多干預,房價漲跌全部交給市場自我調節。簡單來說:如果沒有意外情況出現,未來房價會根據市場供需關系出現變化。那么未來市場供需關系會怎么樣呢?前面說過因為城鎮化進程的原因,未來樓市將出現大量新增購房需求,即便沒有3億剛需也不會少到那里去,這會對房價形成巨大支撐作用,所以在筆者看來想要未來房價出現大家想象中的跌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大可能是會在需求支撐下繼續保持上漲。
如果未來樓市真的有大量購房需求支撐,那么現在持幣觀望的做法就顯得十分愚蠢,要知道前面二十年的房地產表現已經明確告訴我們:凡是抱著觀望態度的購房者最后都會因為猶豫失去上車機會。不過現在的樓市跟以前的樓市不一樣了,現在沒必要像以前那樣為了買房而花光全家積蓄并且背上沉重負債,現在買房講究的是一個量力而行,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內才考慮是否需要買房,如果買房之后會大幅降低生活質量,那么房子不買也罷,因為未來并不是只有買房這一種居住方式可以選擇。
編輯:余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