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泥工業尋求發展新方向
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大規模新型干法水泥在新疆發展局限性很大。烏魯木齊、昌吉是新疆經濟最發達、水泥消費最集中的地區,目前市場總容量也只有二三百萬噸。如果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規定,年產120萬噸,水泥產能一次性增加過大,市場將出現嚴重過剩。
二.新疆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之間差別很大。少數地縣偏居沙海戈壁,每年只有幾萬或十幾萬噸的水泥需求量。由外地運入的運距通常在200~580公里,而且多數地區交通不便。僅運費一項,每噸水泥價格就增加80至230元,導致這些地區水泥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因此,有業內人士建議:考慮新疆的實際和水泥產品的特點,國家是否放寬對新型干法項目建設規模的限制,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發展適當規模的新型干法水泥,允許偏遠地區靈活選擇生產工藝。
據了解,為避免一哄而上,新疆嚴格界定了允許靈活選擇生產水泥工藝的區域范圍,并計劃將其納入《自治區水泥工業“十一五”規劃》。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