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利好:明年形勢樂觀
一,從中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規律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穩定增長期。從對歷史數據的統計看,改革開放以來,每六至七年是一個經濟周期。截至1999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達到谷底,自1993年開始連續七年的一個經濟周期已經結束。今年前三季度的主要經濟指標表明,我國經濟出現了少有的平穩走勢,也說明至少明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將是穩定的。
二,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根本保證。持樂觀觀點的專家并不認為中國經濟已進入了自我恢復階段,國債投資依然不可或缺。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在所做的關于明年經濟增長三個方案比較的預測模型中認為,如果明年國債發行規模從今年的1500億元減少到10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由12.2%回落到9%左右,經濟增長率將達到7.5%;如果國債發行規模為16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將達12.5%,經濟增長將達到8.5%,比今年略高;如果國債規模達2000億元,同時輔之以收入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15%左右,經濟增長速度達9%,但也會伴有較大的通脹風險。
三,主要行業生產形勢的好轉將支持明年工業增長速度的持續走高。在今年工業增長中,預計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將增長30%,石油石化行業增長20%。機械行業(包括汽車)增長11%,與其他行業大體持平。明年上述這些行業保持今年的增長速度是有保證的。醫藥行業因醫療改革的推進,將比今年要快,而傳統產業中的紡織行業也將好于今年。鋼鐵行業由于受到全球供給過剩的影響,不會有大的改變,但可保持今年約2%的增長水平。
四,加入WTO將加快國外資本的直接流入。加入WTO后,外國企業,特別是大的跨國公司,將會大量涌入我國,帶動國外投資的大規模流入,推動我國經濟增長。今年協議外商直接投資呈現恢復性增長,已經表明外商投資信心的增強,也表明明年利用外資會出現近幾年沒有的好形式。
五,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正式實施,投資可能出現活躍的局面。明年西部的一些大項目的相繼開工會帶來較多的投資機會,對民間投資可能形成有利的拉動。
此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對城市居民支出預期的穩定和消費需求的增長可能產生正面影響。而信息技術革命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也會增大。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