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贊投資者贊主管部門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政策
8月27日,廣西自治區柳州市工信局官網刊登“關于融安縣萬德七星水泥有限責任公司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生產線項目產能置換方案落實情況的公告”。公告稱,項目以減量置換產能方式建設年產能120萬噸熟料水泥生產線一條,淘汰置換產能135.2萬噸。從公告可看出,項目實施減量置換,減量比例達到1.27。
融安縣萬德七星水泥有限責任公司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生產線項目屬按照國發〔2013〕41號文件要求清理的未經國家核準且有必要繼續建設的在建項目,由自治區政府報經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發展改革委于2015年9月2日認定(工信部聯原函〔2015〕458號)。項目認定條件之一是項目須進行等量或減量置換。
2015年4月20日工信部下發《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工信部產業[2015]127號)。當時《實施辦法》規定,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建設,須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實施減量置換。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需置換淘汰的產能數量按不低于建設項目產能的1.25倍予以核定,其他地區實施等量置換。
據此,萬德七星水泥項目僅須實施產能等量置換即可。而該項目超出了當時政策要求,實施了減量置換。這一做法達到了當前正在執行工信部下發《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工信部原[2017]337號)的要求。該《實施辦法》規定,位于其他非環境敏感地區的新建項目,每建設1噸產能須關停退出1.25噸產能。
去年8月,工信部和發改委兩部委辦公廳下發《關于嚴肅產能置換嚴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的通知》(工信廳聯原〔2018〕57號)。《通知》要求,強化監管,確保產能置換方案執行到位。明確提出,在新項目建成試生產前,督促有關企業按承諾及時關停、拆除和退出用于置換的產能并向社會公告,已經提前關停退出的也要向社會公告;督促公布并組織查驗新生產裝置的實際生產能力。此次在萬德七星水泥項目點火調試前,柳州市工信局在公告中告示了涉及淘汰置換的有關項目產能已全部于2013年前全部拆除退出,并已完成社會公告。告示了項目生產裝置實際產能核實情況,經專家現場核查,最終認定,項目回轉窯規格為Φ4.6x68m,熟料產能為120萬噸/年。
對萬德七星水泥項目自我加壓,加大置換量做法贊一個。對柳州市工信局嚴格貫徹產能置換政策贊一個。據報道,項目也已于28日上午10:30點火,預祝項目投產順利!
這也充分折射出了國家產能置換政策已深入人心,投資者嚴格執行,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貫徹認真得力。國家為了有效壓減水泥熟料過剩產能,推動技術進步,加快聯合重組,優化結構布局目的,制定了過剩行業產能置換政策。看來,這一目的完全能夠得以實現。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