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營銷:水泥企業你關注了嗎?
目前,我國比較具有優勢的水泥企業有海螺、嘉新、三獅、山水、冀東、華新等大型企業,他們的品牌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但在國內水泥市場競爭中,都只是局限在企業周邊幾百公里的地區,從整個市場來看,所占份額不大。而占市場較大比例的中小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除了降價外,基本沒有品牌優勢。前不久,國家剛剛公布一系列的免檢產品名單,水泥企業就有數十家,但卻很難看到有幾家企業把自己的品牌、成績等訴諸報端,而只是“窩里”鬧熱而已。更有甚者,有媒體對部分企業提出宣傳采訪,企業卻相當低調的拒之門外。
有關人士認為,在當今信息時代水泥企業還想低調,那發展就只有滯后。他們指出,我國水泥企業不管是高抑或低調,都應該建立一個包括品牌宣傳管理系統、新聞發布平臺和危機管理體系在內的完善的媒體溝通機制,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拓展產品市場,才能在市場沖擊下立于不敗之列。企業不愿面對媒體,即使自己出了成績,卻拿著成績“自娛自樂”地等待應驗“酒好不怕巷子深”,這樣的企業是很難成為強勢企業,市場拓展也將舉步維艱。
品牌營銷,已成為現代營銷的重要組成部份,更是企業“強身健體”拓展市場的雙刃箭。拉法基、Holcim、Cemex等能成為世界品牌,這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企業的宣傳效應。這類企業不論是企業新的生產線的批準、投產、企業招聘、購買行為甚至企業文化等一系列事件都有媒體的介入,這樣也增加了企業在廣大受眾中的知名度。如同國內的第一大水泥企業的海螺集團,它的發展壯大也離不開對品牌的宣傳。企業在各種媒介的宣傳中有很高的曝光率,久而久之企業的品牌也就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整個企業形象也就脫穎而出,效益也滾滾而來。
雖然,水泥企業就產品來說基本上都是雷同的、具體的,但水泥企業要求得生存、發展和壯大,除了在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外,還要創造自己的品牌,成就知名的品牌,讓消費者信任企業的產品。目前我國部分水泥企業雖然有了產品的“牌子”,但都局限于區域的“牌子效應”,沒有在更大的范圍把“牌子”做大做強。創出牌子不等于創出品牌,牌子只是基礎。水泥企業不能局限于目前的“牌子”效應,而應通過系列宣傳戰略擴大“牌子”的影響力,抓住企業成就品牌、名牌的機會。
專家指出,水泥行業創建品牌的重要性,從某種角度而言更甚于其它行業的品牌:中國水泥行業巨大的發展空間,水泥企業不能形成壟斷地位,而品牌會形成壟斷優勢。品牌作為價值和增值的有力保證和個性展現與身份的象征,對競爭者而言,無疑是一種無形的市場制約。品牌創出來了,融資更容易,與客商合作更容易,內部管理更加規范,得到令人羨慕的“乘數效應”,產生巨大的綜合效益。國內部分大的水泥企業已從品牌上收到了可觀的效益,像海螺集團在其品牌優勢帶動下,目前其各方位項目都處處“開花”。
目前,隨著新型干法的普及,水泥產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先進生產技術與落后生產技術之間的競爭。而是進入了品牌競爭時代。在中國當前的市場上,水泥市場供大于求,于是表現出來的就是各個水泥銷售者之間的競爭。而要達到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就必須展現自身品牌的優勢。專家指出,品牌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突破區域界限,形成貿易全球化的“開路先鋒”,是國內水泥行業走向國際化的保證。
水泥銷售在市場競爭下,已開始由本地向周邊地區輻射,水泥品牌連銷也開始出現,我國水泥產業開始突破地域界限,發展呈現多層次的差異性。擁有品牌的水泥企業能有效地消除地域之間的壁壘,輕易橫跨多個地域,而沒有品牌的企業卻為此付出昂貴的“進場費”,并且在強勢品牌的擠壓下,處于生死存亡的境地。(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ao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