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宏觀調控不搞“一刀切”
這次中央宏觀調控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控制”與“加強”并舉,國家要緩解煤電油運的瓶頸制約,加快電源、電網建設,增加煤炭產量,改善交通運輸,以及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等薄弱環節,這為內蒙古發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形成優勢產業集群創造了條件。儲波表示,內蒙古已經具備了保持較長時期快速發展的特征和條件,正確認識和加強宏觀調控對于力爭保持經濟快速發展,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意義。
清理不符合產業政策項目
據內蒙古發改委有關人士透露,內蒙古對過熱行業進行結構調整,為下一步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有保有壓、區別對待,是當前宏觀經濟調控遵循的原則之一。內蒙古在去年清理小鋼鐵、小水泥等行業建設項目,提高高載能工業準入門檻的基礎上,今年又及時出臺了遏制高污染、高能耗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所有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了集中清理,對不符合當前宏觀調控政策的項目,提出了具體處理意見。其中,停止建設項目11個,涉及投資4.6億元;暫停建設和限期整改項目22個,涉及投資399億元;取消立項16項,涉及投資14.2億元。
這次清理中,東方希望集團電解鋁項目建設總規模由原規劃建設一個年產100萬噸電解鋁廠和一個272萬千瓦自備電廠壓縮為年產50萬噸稀土鋁和132萬千瓦自備電廠,暫停建設呼和浩特鋁電聯營項目,壓縮電解鋁生產能力25萬噸。同時,內蒙古還加大對電石和鐵合金等高載能企業清理整頓力度,截至6月底,全區停建電石生產能力11萬噸,鐵合金生產能力12萬噸,對不符合環保要求和國家產業政策的小電石爐和硅鐵礦一律關停或者整頓改造。
投資結構得到優化
從今年1月至10月份的重要經濟指標看,內蒙古的宏觀調控平穩適度、有保有壓,既保持了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又抑制了經濟增長不健康因素。
據內蒙古發改委有關人士介紹說,面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擴張,內蒙古沒有“一刀切”,而是有針對性地“切一刀”,抑制了那些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提高了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的市場準入標準。清理整頓低水平重復建設,關停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企業,使相關行業健康發展,又對優勢行業加大了投資力度,進而使自治區的投資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具有比較優勢的電力行業,上半年完成投資105.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3.3%,新開工點源項目76個,新開工電力裝機容量達到900萬千瓦。相對滯后的公路建設,上半年完成投資75.7億元,增長127%。自治區城鎮以上單位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9.7億元,增幅同比低53.8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92.3個百分點,并且建設資金來源進一步多元化。
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正是內蒙古優化結構、轉變增長的大好時機。內蒙古抓住了國家緩解煤電油運瓶頸的機遇,加強電源電網建設、增加煤炭產量、改善交通運輸,一方面抑制那些生產規模小、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關停那些不利于發展的低水平、規模小的項目;另一方面發揮自治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在推動工業化進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快服務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和亮點。
據了解,內蒙古目前煤、電、油、運供求狀況仍然相當緊張,投資規模仍然偏大,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存在,宏觀調控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內蒙古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指出,在宏觀調控政策的指導下,內蒙古今后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快農牧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作用,防止出現豐收后農畜產品的賣難問題;二是加快礦產資源勘探項目的實施,爭取將內蒙古納入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規劃范圍;三是努力緩解電力運力瓶頸制約,積極做好一些煤電油運項目的掃尾工作,確保年內能源完工的一些項目投產運營。抓住煤炭需求旺盛的有利時機,增加全區地方煤炭運量;四是努力保持市場價格穩定,在公用事業、公益服務等領域嚴格控制出臺新的漲價項目。(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ao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