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19中國水泥智能化高峰論壇”精彩繼續
8月16日,“2019中國水泥智能化高峰論壇暨第十一屆國際粉磨峰會”繼續在寧舉行。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賈華平、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鄭建輝、華南理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吳笑梅和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粉磨專家鄒偉斌等多位業界專家為現場的嘉賓帶來精彩演講。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賈華平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賈華平帶來《智能粉磨站的改造與實踐》的精彩報告。他表示,所謂智能制造并不單單是生產制造上的自動化、智能化,準確的說,自動化、機器人、無人化都只是智能制造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智能制造是從數據層的機器視覺、射頻識別、傳感器等,到網絡層的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再到執行層的智能裝備、機器人、3D打印等,最后形成智能工廠的制造方案。賈華平強調,當前行業在水泥磨的操作控制上已經下了不少功夫,水泥粉磨幾乎都采用了磨音自控系統 ,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影響“磨音信號”的因素,并不只是一個“喂料量”,還與諸如“原料配比、原料水分、入磨粒度或細度、研磨體狀態、磨內通風、出磨細度”等有關。欲穩定“磨音信號(磨內填充率的特征信號)”,必須建立起符合現場實際的多變量控制模型;而且,水泥粉磨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穩定磨內填充率,而是獲得理想細度的產品。
中國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鄭建輝
中國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鄭建輝帶來《大數據解析2019年上半年水泥行業》的演講。2019年3月,水泥大數據中心正式揭牌,其使命是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全方位跟蹤、監測水泥產業的發展運行情況。目前,中國水泥網價格指數已成為行業的風向標,是8000+家建筑施工企業的結算依據。鄭建輝指出,下半年水泥市場基本穩定運行。需求方面:施工端延續,基建投資繼續回暖,帶動需求保持相對平穩增長。供給方面:下半年產能釋放量較上半年略有增加,但總體全年低于去年;錯峰生產政策延續。進口量相對華東總體水平依然較小,從而保證供給不會有大的變動。價格方面:維持年初高位穩定的判斷,與去年同期漲幅繼續縮窄,下半年價格高位仍有望短時沖擊去年水平,上漲幅度低于去年下半年。全年利潤預計1700億以上。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吳笑梅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吳笑梅以《水泥粉磨如何滿足提高熟料利用率及改善水泥與外加劑相容性的需要》為題作報告。她表示,提高建筑物,基礎建設的耐久壽命是最大的節能減排,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建筑施工性能是水泥基材料其他性能的基礎和保障。吳笑梅用大量的數據和圖表詳細介紹了水泥顆粒組成、水泥及混凝土性能、混合材摻量等因素對粉磨系統的影響并指出,提高熟料的有效顆粒含量可實現25%的熟料生產PC42.5水泥;改善水泥與外加劑相容性需要水泥顆粒分散,在現有水泥粉磨設備條件下,均勻性系數n值越小越好;自身需水量小,又有利于改善水泥顆粒分布的混合材對改善相容性有利,石灰石對早期強度有利,礦渣火山灰活性最強,對提高強度最有利。
杭州云天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皇甫孜
杭州云天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皇甫孜作《云天軟件-打造水泥智能工廠生態圈》的報告。他表示,云天軟件在服務水泥行業的二十多年時間里始終堅持從數字化、信息化到智能化的發展路徑,并致力于構建水泥智能制造的“生態圈”。移動化是大勢所趨,云天軟件在掌上工廠領域實現移動端業務流審批功能,與企業微信綁定,實時推送審批信息,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進行審批操作,提高業務執行效率。并且系統可實現內外網無縫切換。云天智能工廠平臺的核心能力是對大數據的清洗、分類和組合應用。平臺上所有業務管理和智能應用產生的數據都能以各種維度、深度和形式表現出來。
江蘇吉能達環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呂海峰
江蘇吉能達環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呂海峰帶來《水泥分段粉磨技術和工業廢渣的超細粉磨技術》的演講。他表示,超細工業廢渣粉在水泥或混凝土的摻加,可以得到合適的粒徑分布,可使水泥漿體處于最佳堆積狀態,同時又提供充分的水化產物填充水泥漿體中原始充水空間,可獲得孔隙率低和孔徑小、結構均勻密實的水泥石。摻加合適摻量的超細工業廢渣粉,可以在低水泥用量、低用水量,低水膠比的情況下,配制出具有高抗裂性、體積穩定性和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
江蘇吉達粉體工程設計研究院朱順明
江蘇吉達粉體工程設計研究院朱順明作《采用新工藝、新裝備生產低能耗高性能水泥》的報告。他指出,國家財經工作會議上提出從供給側進行改革,化解產能過剩,我國水泥生產總體供大于求,水泥產能日趨過剩,而高性能水泥市場則供不應求,這就要求我們的水泥生產企業,從“供給側”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生產出市場所急需的高性能水泥。而低能耗高性能水泥生產的影響因素眾多,紛繁復雜,涉及水泥生產的原材料、配比、煅燒、粉磨等方方面面,朱順明在演講中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輥壓球磨聯合粉磨系統生產低能耗高性能水泥的方法。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粉磨專家鄒偉斌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粉磨專家鄒偉斌以《降低水泥粉磨系統電耗的技術措施與案例分析》為題作精彩演講。他詳細介紹了水泥粉磨系統能耗現狀、大型輥壓機與小管磨機組合案例、材料特性對粉磨系統產質量與能耗的影響等多方面內容并指出,配置高效率料床預粉磨設備(輥壓機或外循環立磨)的水泥聯合(半終)粉磨系統,具有顯著的增產與節電優勢。
此外,輥壓機或外循環立磨,應始終保持穩定的做功效率,為管磨機磨細與整形奠定堅實的基礎;優化管磨機內部結構,充分利用磨內動態研磨體對水泥顆粒磨細與整形的技術優勢;水泥聯合(半終)粉磨系統實現了良好的“分段粉磨”,每一段的物料粒徑不同,應根據工藝配置,繼續挖掘系統潛力;應增大預粉磨段處理能力,充分利用高效率料床粉磨設備處理粗顆粒物料;輥壓機終粉磨系統及外循環立磨終粉磨系統,是水泥粉磨系統節電技改的發展趨勢。
專家互動論壇由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樊粵明主持,華南理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吳笑梅、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公司副執行長兼技術總監張振崑、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粉磨專家鄒偉斌、中材國際(南京)信息智能中心副主任穆加會、泰安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學文、中材邦業(杭州)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童睿共同參與論壇討論,并熱情解答現場觀眾提出的關于粉磨系統改進、水泥行業智能制造進程、取消32.5水泥的應對措施、如何降低熟料用量等一系列問題,氣氛十分熱烈。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