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宏觀調控效果理想?
中國經濟2004年在調控中保持強勁增長受到世界的矚目和眾多經濟學家的贊賞,但是亮麗的成績之下也存在重大的隱憂。
*2004年經濟增長高于9%*
2004年,中外經濟學家圍繞著中國的經濟調控政策爭吵了一整年。中國經濟是否真正過熱?降溫措施是否必要?調控政策有何得失?都是專家們爭論的主要問題。如果說評價一個人的一生需要“蓋棺論定”的話,那么在年終到來之際應該并可以對調控政策做出全面的評價。
2004年年初,中國政府確定的宏觀調控目標是把經濟增長從9%以上減緩到7.5%到8%左右。但現在各方的共識是,2004年經濟增長幅度將高于9%。這是不是說,中國宏觀調控沒有取得成效,目標落空了呢?
*羅森:宏觀調控有成效*
對這個問題,專家的看法比較復雜。華盛頓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丹尼爾·羅森表示,宏觀調控是有成效的。如果沒有宏觀調控,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可能會高達12%到13%。
羅森說:“中國經濟過熱現像在2004年主要出現在非常有限的幾個行業和領域。水泥、鋁、鋼鐵等行業的投資過熱,房地產行業也有過熱,現在可能已經出現了價格泡沫。但就整體經濟來講很難說是過熱了。年底出來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的通脹數字非常溫和,大多數人都感到很好。”
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羅森表示,如果要現在回答軟著陸還是硬著陸的問題,他的答案是,中國經濟看來正在朝著軟著陸的方向移動。
*徐滇慶:巨大代價由銀行承擔*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學教授徐滇慶表示,對北京宏觀調控的效果應當進行具體分析。
徐滇慶說:“2004年中國的整體經濟發展數據是相當好的,而且宏觀調控政府那么一管,鋼鐵企業關閉了好幾家,新投也都不投了,電解鋁也下去了,鋼材價格也回落了。這些看起來是不錯的,使2004年看起來又保持了高速增長,又沒出現大的紕漏,非常完美?!?nbsp;
但是徐滇慶指出,2003年,各地政府大上開發區、修建歌劇院、廣場、政府辦公大樓、高速公路,全國新建地鐵54條,新增投資高達3萬億美元。這一大批政府投資項目在宏觀調控中受到擠壓,其巨大代價都要由銀行系統承擔。
*徐滇慶:銀行系統有隱憂*
促成投資過熱的因素之一是四大國有銀行希望通過增加貸款來降低自身的不良貸款比例,但新增貸款項目在宏觀調控中被迫下馬造成了更多的不良貸款,使銀行系統進入一個新的惡性循環。
徐滇慶教授認為,這是中國經濟的一大隱憂。他強調,如果中國經濟出現危機的話,那一定在銀行系統,一定是金融危機。
*胡祖六:政府應關注總量*
中國政府宏觀經濟調控所取得的直接成效得到了經濟學家們的一致贊同,但宏觀調控中使用行政手段的做法卻受到絕大多數專家的一致批評。高盛集團亞洲地區總經濟師胡祖六表示,政府調控的職能在于宏觀的經濟總量而不是行業之間的均衡。
他說:“完全靠政府的意志,勒令某一個投資項目下馬或是停工,這肯定有負作用。這等于妨礙了市場機制的運做,影響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這是以后需要避免的,避免政府直接干預本來應該是企業的微觀的決策,微觀的投資行為。政府應該關注的是總量,像貨幣供應、信貸供應、利率水平等?!?nbsp;
*茅于軾:宏觀調控效果不理想*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從社會發展方面指出,2004年的宏觀經濟調控并沒有完全達到理想的效果。
茅于軾說:“經濟增長是一個好事情,沒有理由說要降低一點。為什么要降低呢?就是因為好事情后面有問題。我們要通過降低的方法得到其它一些目的。比如說,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教育等一些欠帳的方面,要多花點錢。增長率可能會下降。從這方面看,我們今年沒有很有力的措施出臺?!?nbsp;
茅于軾表示,希望政府今后不要只重視物質性的建設,要更多地注意社會建設,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ao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