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專題]中國水泥行業走出去專題報告

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魏瑜 · 2019-08-05 18:11 留言

綜評:自2005年以來,我國成套水泥技術裝備開始“走出去”,以EPC項目總承包的模式進入國際市場,早期走出去的都局限于低中端市場。在海外投資、收購水泥廠是我國水泥工業在新一輪更高端的“走出去”的轉型提升。本文通過對中資企業在海外投資水泥項目相關情況進行分析來觀察中國水泥企業走出去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一、“一帶一路”戰略為中國水泥行業走出去指明了方向

1、2014-2015年爆發式增長,當前進入平穩發展階段

據不完全統計,2000-2013年即2014年以前,我國企業對外水泥產業投資項目(包括擬建、在建、投產,下同)有40個,年均投資意愿項目不足3個。2014年和2015年出現爆發式增長,兩年內投資意向項目總數就達到45個,顯示這兩年中資企業對外進行水泥產業投資積極性極高。2016年后,意愿項目相較2014和2015年有明顯的回落,進入平穩發展階段,但也高于2014年以前的水平。2019年上半年,意愿項目已達到5個,擬投資總金額至少為20億美元。

 圖1:2000~2019年產生的水泥項目投資意向數量

資料來源: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2014-2015年中企企業對外投資意愿的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受到“一帶一路”戰略的刺激。2013年9-10月,習主席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簡稱“一帶一路”戰略),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2015年3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發布。在上述這45個項目當中,大部分均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而在2014年以前,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非“一帶一路”國家產生水泥產業投資意向的項目總量基本相當,從投資意愿數目和投向看,“一帶一路”戰略為中國企業對外水泥產業投資提供了指引,為新一輪“走出去”指引了方向。

而2016年以來至今,意向投資項目個數的顯著下降,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市場下行,政策刺激下出海投資意愿激增,但中資在海外投資水泥項目成功率不高,多數項目因政策、市場等原因未能進展下去,隨著企業投資經驗增多,投資行為趨于理性;另一方面水泥行業區域性明顯,一個地區能夠容納的產能有限,隨著各大企業布局的深入,投資機會逐漸減少,近幾年全球經濟放緩也有一定的影響。

2、中企最青睞印尼,未來投資計劃超千萬噸

根據水泥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目前中資企業在海外投產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共40條,產能合計4940萬噸,主要分部在東南亞、非洲地區。中資企業在印尼形成的產能最大,目前已有超過1600萬噸,老撾其次有600萬噸,在其他國家形成的產能均在500萬噸以下。盡管印尼已排名第一,中企在印尼未來仍有超過千萬噸的投資計劃。

圖2:中資企業海外產能分布(按國家)

資料來源: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3、大企業后來居上,從產能轉移向產能合作轉型

早期,我國水泥工業走出去更偏向“產能轉移”,即將國內的過剩、落后工廠搬出去。實際上在2010年以前,出海投資建設水泥生產線的中國企業中少見大型水泥企業的身影,主要是小水泥企業、貿易企業、跟隨工程或基建類企業配套的項目等等。這類企業盡管出海較早,但建設的項目產能規模普遍不大,均在3000t/d以下,且基本是單點作戰,未形成規模,無長期發展戰略規劃。

2015年,國家提出了“國際產能合作”,不再使用“產能轉移”這個詞,顯示我國水泥工業走出去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產能合作就不再是簡單的EPC或賣設備,而是要以全資、控股或合資當時在當地投資建廠,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大投資,輸出我國水泥工業積累的技術、標準和服務等。

截至目前,中資企業在海外成功投產水泥產能TOP3的分別為海螺水泥、紅獅控股和華新水泥。盡管這三家大企業出海較晚,普遍在2010年后才逐漸開始走出去,但憑借在國內積累的先進的技術、資金實力、運營經驗快速形成了一定規模,已投產產能在中資企業海外水泥總產能中占比合計超過50%。海螺、紅獅等盡管是后進入者,但動輒多條5000t/d的產線,在當地市場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近期,緬甸工業部對于緬甸海螺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要求后續建設水泥廠一律按照海螺標準,海螺水泥在輸出標準之路上實現了重大突破。

圖3:中資企業海外產能分布(按企業)

資料來源: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二、中資水泥企業走出去戰略探討

1、新設投資為主,并購難度大

早期,水泥工業走出去主要以設備出口、承包工程為主,水泥產品出口及投資、收購相對較少。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建材行業進行國際產能合作側重于投資方式為主,也就是對外進行資本輸出為主。從對外進行水泥工業投資的一般方式來看,有新設投資和并購投資兩種,新設投資包括獨資投資和合資投資,并購投資包括股權并購和資產并購,另外也有少數項目采用BOT的方式。

從目前已成功投產的中資企業對外進行水泥工業投資的方式來看,基本以新設投資為主,其中中方獨資和中外合資占比接近,分別占總項目數的45%的47%,股權并購成功的項目數量較少。實際上中資水泥企業對并購投資也展現出濃厚的興趣。冀東發展集團曾推動對拉法基公司旗下匈牙利水泥廠的并購,但最終取消,金圓水泥2015年擬收購泰國榮耀水泥(THAI PRIDE CEMENT COMPANY)49%股權,最終因交易價格、合作方式等事項未達成一致而放棄、海螺水泥參與競標拉法基印度資產,海螺、紅獅對拉法基東南亞資產出售曾有興趣,但最終均花落當地企業,由此可見我國企業在跨國并購方面仍缺乏經驗,尚無太多成功案例可供借鑒。

圖4:中資企業出海投資形式(已投產項目)

資料來源: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2、各大企業“走出去”戰略

各大水泥企業在走出去的戰略和具體方式選擇上各有千秋。

鎖定“六個一”,謀求占據海外建材市場行業制高點。中國建材是中國水泥企業“走出去”的鼻祖,早在2005年,開始在沙特、阿聯酋、南非順利打開走出去大門,2017年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六個一”的發展目標,即做10個迷你工業園、10家海外倉、10個海外區域檢認中心、100家建材連鎖分銷中心、100個智慧工廠管理、100個EPC項目。2016年投產的蒙古烏蘭察布市100萬噸水泥項目是中國建材集團投資的首條海外水泥生產線,2018年中國建材贊比亞工業園竣工投產。

海螺的海外項目以中方獨資建設為主,搶先布局完成最好的市場東南亞。海螺水泥是海螺集團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集團致力于將其打造成成為世界著名水泥品牌,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國際化戰略成為海螺“十二五”戰略之首。2011年,海螺水泥抓住中印啟動雙邊基礎設施、水泥項目等領域深化合作的機遇,第一個海外項目落定印尼,從2012年建廠至2014年投產僅僅用了兩年時間,遠遠短于其他外資在印尼的水泥生產線建設周期。十二五期間,海螺完成了東南亞(印尼、緬甸、柬埔寨和老撾)的戰略布局。2015年,公司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將全面布局海外項目,海外產能目標在5000萬噸左右,資本開支100億美元左右。

紅獅控股相中“一路”沿線四國,經過多年發展后紅獅控股已成為最大的民營水泥企業,未來只有走出去才能保持競爭優勢。早在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時,紅獅就開始布局“一帶一路”沿線,通過對市場的深入調研,最終圈定了尼泊爾、老撾、印度尼西亞、緬甸這四個國家,準備在當地投資建設5個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項目,總投資約20億美元。2018年,萬象紅獅和紅獅希望項目陸續點火投產。2019年6月中東歐博覽會暨浙江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大會上,印尼紅獅簽約投資10億美元擬建設年產1000萬噸大型水泥項目。紅獅以獨資和合資方式投資新建項目。

華新水泥逐漸形成“填空式”布點戰略,從中亞出發,2013年第一個海外項目于塔吉克斯坦亞灣廠正式投產。目前華新在海外共投產3條線,產能合計340萬噸,另有兩條生產線正在規劃中。

冀東發展集團最早在南非開展進出口,早在2008年,冀東發展和南非婦女投資基金決定共同投資建設曼巴水泥項目,在一帶一路倡議之下,該項目坐上了快車道,2014年順利完成融資,2015年正式點火投產。冀東發展在項目開拓上采取多種不同方式,曼巴項目為合資共建,以BOT方式獲得緬甸德耶市水泥廠項目,通過股權方式收購了馬來西亞宏朝項目和越南陸氏水泥廠項目。

表1:中資企業走出去戰略總結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研究院整理

三、走出去難點和未來發展趨勢

在近幾年的發展中,中國企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海外水泥產業投資并購經驗,隨著多個項目的投產,也逐漸面臨到了一些挑戰。目前來看,中國水泥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最大的障礙是政策風險,審批手續復雜、周期長,有可能導致企業的投資效率降低,機會成本增大,甚至投資失敗。

并購方面,一些大型企業認為,最大的挑戰是沒有相關的專業團隊,特別是一些通曉國際法律、財務、管理、市場規則等的綜合性人才。要參與海外投資并購,必須要建立起一支專業高效的隊伍。國內投資并購與海外投資并購大不相同,面臨著不同的法律環境、政治環境,國內投資并購的經驗因而并不適用于海外投資并購,諸如上下游供應鏈關系的建立、利益相關者關系的維護等并不顯得容易。另外水泥行業的資源屬性也增加了外資企業在當地的收購難度。

匯率風險也是關鍵因素之一,新興國家匯率波動大,若遭遇當地貨幣大幅貶值很有可能將一個盈利可觀的項目的利潤直接抹平。冀東發展集團為了有效規避匯率波動所產生的風險,最終在南非曼巴項目上采用人民幣直接投資,這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匯率波動帶來的匯率風險。

綜上,筆者認為未來中國水泥行業走出去將會呈現以下幾個趨勢:1)大型水泥集團為主,企業之間有望實現合作抱團走出去;2)好的投資機會減少,隨著各大企業布局的深入,投資機會逐漸減少;3)隨著新增項目的飽和,中資企業國際化進程的加深,未來海外并購的可能性增多。

編輯:魏瑜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來源水泥網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3 06:02: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孝义市| 白河县| 德州市| 乐安县| 常山县| 龙岩市| 嘉定区| 道孚县| 和平县| 榆中县| 重庆市| 弥渡县| 三都| 林州市| 呼伦贝尔市| 敦煌市| 简阳市| 疏勒县| 泰来县| 都兰县| 新宁县| 阿拉善盟| 永丰县| 黄浦区| 丰顺县| 开化县| 镇原县| 聊城市| 新竹县| 岳阳市| 平凉市| 武平县| 昭平县| 孟村| 荥阳市| 青龙| 通化市| 灵武市| 大兴区| 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