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利在千秋的散裝水泥如何才能成為社會共識?
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的散裝水泥推廣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果后,似乎放緩了腳步。
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統計,2018年,我國散裝水泥使用率為66.92%,遠低于歐美國家90%以上的水平。美國、日本、英國在1970年散裝水泥使用率就已經超過了70%,尤其美國、日本,分別達到了90.8%和82.7%。這意味著目前散裝水泥的使用率與美國、日本的差距至少50年。
我國散裝水泥推廣工作進行了近70年為何與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異?“相較于發展初期,我國散裝率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不少地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發達國家。”一位浙江水泥行業領導表示,“以浙江為例,2002年該省散裝率42.47%,到2018年已經提升到84.04%,平均每年提升2.6個百分點。鄰省江蘇,2018年散裝率達到93.38%。”
圖1:發展散裝水泥的“浙江速度”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data.ccement.com
2003年1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為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作出批示:“散裝水泥發展的經驗值得總結,使我省各行業、產業都樹立趕超意識,奮發向上、力爭先進、開拓創新。向水泥產業的干部、職工致敬,并希望繼續保持先進、取得新的成績”。
而其他10個水泥產量過億省份的散裝率就不那么樂觀了,特別是同處于東南沿海,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廣東省,最近7年來,廣東散裝率僅僅提升了4.03個百分點,散裝水平發展速度位列這12個億噸產量大省倒數第一,散裝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發展散裝水泥被行業認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同時,也避免了袋裝水泥裝車和使用中對勞動者健康的危害,更有利于水泥行業建立現代物流體系,推動水泥行業向高質量發展。據報道,1978年至2008年,全國累計生產散裝水泥37.42億噸,可節約標準煤8600萬噸、減少粉塵排放37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億多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73萬噸,實現經濟效益1684億元。
為推動散裝水泥的使用,自1997年起,每年6月份第2周為全國散裝水泥宣傳周,2004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從下半年的11月份調整為上半年6月份后,由于宣傳時間、目標、方向的高度一致性,全國散裝水泥宣傳周與全國節能宣傳周合并同步進行。各地也逐步設立散裝水泥辦公室,隸屬于各省商務廳。根據相關專項資金政策,無論是使用還是銷售散裝水泥都會獲得一定額度的財政補助。
2013年全國“兩會”確定實施城鎮化發展戰略,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決策,這對建材工業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也將給我國散裝水泥事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早些時間,商務部就制定了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三位一體”發展戰略,推廣散裝水泥已成為各地促進建材工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翼。
對于散裝水泥的發展,各級政府和企業大多給予了重視,但為何與發達國家還存在明顯差距?“原因是來自多方面的,一方面,雖然我國散裝水泥工作已經進行了近70年,但相較于發達國家和地區時間還很短。另一方面,政策和企業雖然看起來重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地區并未將工作落到實處。”一位業內人士透露。
以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為例,不少地方在多年前就已經減少、甚至取消了這項財政政策,一些省份一度還出現取消散裝水泥辦公室的呼聲。浙江一大型水泥企業負責人說:“發展散裝水泥前期資金投入非常大,除了運輸環節,水泥廠區的裝車系統,環保系統都需要進行更替。如果沒有配套政策,企業并沒有足夠的動力去進行工作。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使用觀念的轉變,浙江用了十多年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湖南省散裝水泥辦公室前主任廖曉武表示,在城鎮和農村推散,與中心城市相比,經濟基礎、配套設施、消費觀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別,希望國家能配套出臺一些有關鼓勵農村推散的政策措施,如農村城鎮推散項目稅收政策的優惠、資質審批的優化等,以引導農村城鎮散裝水泥產業發展。
行業學者建議,散裝應該超過70%,作為水泥供給方的企業,更應當擔負起使命感和責任感。主動提高散裝水泥供給率,優化運輸和銷售渠道,特別是對于廣大農村地區,可以建立小型散裝罐,方便當地居民購買和使用。“特別是廣東地區,廣東人均GDP遠遠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而散裝水泥使用率卻低于全國。本地的水泥生產大戶--華潤水泥、海螺水泥、塔牌集團、臺泥、中國建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