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混凝土要澆水養護?作用在哪里?
不管是在什么建筑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混凝土,橋梁、道路、隧道、房子等等的建設都少不了混凝土的使用。在使用混凝土時,我們總是能夠看到混凝土在澆筑之后還要養護,而且是澆水養護,這樣做對混凝土和建筑有什么作用呢?
混凝土的養護在整個工程中耗時是最長的,而且也是對混凝土質量影響最大的。混凝土之所以能逐漸硬化和增長強度,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混凝土養護是人為造成一定的濕度和溫度條件,使剛澆筑的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或加速其硬化和強度增長。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強度,防止混凝土由于表面干燥產生裂縫,因此需要對其進行養護,澆水是自然養護混凝土的方法之一。常溫下混凝土澆筑后12小時內,必須覆蓋保溫養護,普通水泥不少于7天,如果忽視對混凝土的澆水養護,一方面混凝土的強度會降低,另一方面會使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來不及補充水分,因而大量缺水,從而產生裂縫。
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會釋放熱量,影響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混凝土中水分蒸發過快的話,混凝土混凝土的凝固效果,因此混凝土養護是需要澆水的。但是混凝土澆水養護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溫度低于4攝氏度,混凝土就不能澆水養護了,因為低溫下水分蒸發的比較慢,甚至水分會化為固體,不易蒸發。
如果使用的混凝土只進行澆筑而沒有養護的話,混凝土質量肯定也不能得到保證的,不管是什么季節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都是需要養護的。
混凝土的養護在各個建筑中都是很重要的,要想使建筑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在前期建設時需要有的步驟都不能少,保證混凝土的質量,保證建筑質量。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