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水泥產業開始新一輪重構
從1990年以來,廣西水泥產業出現加快發展的勢頭,但大多數水泥制造企業生產工藝落后,效益水平低下,已走到重構的關口。去年廣西水泥產量達到2665萬噸,工業總產值為47億元,工業增加值為14.51億元,企業產品銷售收入46.49億元,從業人員為5.78萬人。
但統計數據表明,廣西水泥產業經濟效益不理想:去年,廣西水泥制造業企業虧損面達46.86%,企業盈虧相抵后,仍虧損692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僅為24475元/人,比全區工業平均水平低29361元/人;盡管廣西水泥行業在全國排位靠前,但所占比重較低,去年廣西水泥產量在全國排第11位,但僅占全國3.09%,與排列第一位的山東省所占比重相差8.43個百分點。此外,廣西水泥產業集中度非常低,去年廣西全部國有水泥生產企業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水泥生產企業共有207家,固定資產原價只有0.68億元,小型企業仍占大多數,大中型企業不到20家;技術工藝水平比較落后,2003年以前廣西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僅占水泥總產量不到20%,80%以上的水泥為落后的立窯、濕法窯和小型中空窯生產,企業產能較小、能源消耗大,達不到國家建筑行業的標準。
從2002年開始,廣西通過建設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鼓勵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大型水泥集團,大力淘汰質量差、污染重、效益低的落后水泥生產線等,促進了水泥制造產業升級。具體表現在:
一、隨著香港華潤集團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2001年末進入廣西和全國最大水泥生產企業安徽海螺集團2003年進入廣西,廣西水泥制造產業新格局開始展現。兩大集團的進入,新增了6條干法水泥生產線,大大提高了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提高了大型企業集團在廣西水泥工業中的集中度和市場份額,質優價廉的大水泥將擠占小水泥的市場空間,并將最終淘汰大批生產工藝落后的小水泥生產線,同時,廣西一些條件適宜的原生產水泥熟料企業將逐步改造為水泥粉磨生產企業,如桂林海螺水泥每年就有80萬噸熟料外運到其他水泥生產企業。
二、通過一系列關停措施,淘汰小水泥生產線。按照規定,窯徑在2.2米及以下小水泥廠和水泥生產線、達不到立窯能源消耗標準的企業被關閉,除日產熟料4000噸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外,禁止新建、改建、擴建其它水泥工藝生產線,不允許以技改名義對機立窯進行擴徑改造。
結構調整帶動了廣西水泥制造產業升級,2004年廣西水泥制造企業景氣狀況也呈現上升態勢。一至三季度反映企業綜合生產經營狀況的企業景氣指數為101.33、108.73、109.27,預計四季度達到114.80,均位于景氣區間。水泥制造企業生產經營各方面景氣狀況有以下特點:
一、企業產品訂貨量較大。一至三季度水泥制造企業產品訂貨景氣指數為108.75、106.85、121.88,預計四季度為138.17。
二、企業產品銷售增加。一至三季度水泥制造企業產品銷售景氣指數為108.69、112.75、123.25,預計四季度為160.00。
三、企業生產量提高。一至三季度水泥生產企業生產總量景氣指數為106.68、118.72、129.62,預計四季度為157.32。
四、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一至三季度水泥生產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指數為103.81、104.74、107.99,預計四季度為109.33。
五、企業科技創新投入增加。一至三季度水泥生產企業科技創新景氣指數為109.08、115.91、116.90,預計四季度為118.62。
廣西經濟主管部門對2005年廣西水泥工業發展趨勢的預測是:
2005年,廣西水泥制造業仍將充分利用廣西石灰石、電力等豐富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快水泥產業結構調整,水泥產銷量將達到3000萬噸以上,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年生產能力達1000萬噸以上;將進一步加快市場開拓力度,瞄準廣東、海南、云南、貴州、港澳以及東南亞市場,出口及區外銷量占全區產量的50%左右,使水泥行業在國內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xuchong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