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產能疊加外來水泥 福建水泥企業盼有序競合關系
在眾多沿海省份中,福建屬于為數不多的幾個水泥產能尚不過剩的省份之一。但今年的水泥價格表現卻遠不如全國中西部產能嚴重過剩的幾個省市,甚至省內不少地市水泥價格經過多輪下調后目前已逼近成本價。沒有產能過剩壓力,且需求保持高位,福建水泥價格著實讓行業看不懂。
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平臺統計,福建全省水泥需求從2016年邁入8000萬噸門坎后,連續兩年保持上漲,2018年更是接近8900萬噸。”良好的增長勢頭得益于福建省內近年來基建補短板工作的大力推進、各地房地產市場的火爆和鄉村振興戰略等。雖然2019年上半年數據還沒有出來,但從前五月的情況看,增長勢頭依然沒有減弱,全年水泥需求大概率超過2018年總量。“福建省內一水泥龍頭企業表示。
最新的福建政府工作報告表示,2019年福建將大力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抓好149個重大協作項目,推動重點城際鐵路、福廈客專等重大項目,建成通車地鐵福州2號線、廈門2號線。建成普通國省干線285公里,改造國省道路面150公里,建設改造農村公路1500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1500公里。加上已開工的在建工程,福建水泥需求市場空間巨大。
福州一大型粉磨站認為今年全省雨水偏多導致需求后延,從而造成了上半年水泥價格”跌跌不休“的局面。”今年全省雨水相較于往年增加了30%,重點項目施工進度受到影響,但我認為這并不是主因。“當地行業人士表示,”福建省內熟料總產能在5300萬噸左右,水泥產能則在7000萬噸以內,疊加常年從省外進入的水泥,省內供需保持動態平衡。但外來水泥熟料近年來增加明顯,逐漸打破了這一平衡。“
據悉,由于區位優勢明顯,福建受到不少省外企業青睞。江西和廣東等地區水泥企業通過鐵路和公路進入福建省進行銷售。由于福建水泥需求主市場多分布于沿海地區,且在2011年前后,省內供應緊張,這給海螺等大型水泥企業提供了通過海運進入福建的機會。上述省內龍頭企業透露:”據估算,海螺每年通過海運進入福建市場的水泥總量在1500萬噸左右,頂峰時期達到過1800萬噸。目前,海螺基本上在所有適合的港口都建立了中轉庫,未來動作值得關注。“
除了來自省外的水泥和熟料,該企業還提到了省內近年來的產能新增情況。”目前福建省內在建和即將點火的生產線共有三條,都是5000t/d以上的大型生產線。此外,雖然塔牌水泥位于廣東,但是一旦其第二條萬噸線投產,勢必影響福建市場。屆時,與之臨近的龍巖地區水泥恐怕不僅沒有進入廣東的機會。“
“無論是雨水還是激增的外來水泥都不是導致今年福建水泥價格下滑明顯的主要原因,省內高需求將維持到2023年,所以將在2020年集中釋放的新增產能未來也不會對市場造成巨大沖擊。導致當前局面的原因主要來自福建省內水泥企業尚未形成有序的競合關系。”省內一行業人士認為。
近年來成立的福建省水泥企業自律委員會為規避壟斷風險,重點工作放在了省內水泥企業錯峰工作的開展和推進上。而省內尚未形成較為有序的自律環境,特別在市場價格進入下行周期時,互相猜忌情緒濃厚,極易造成價格戰,上述行業人士認為。
截止到2018年底,福建省內熟料總產能為5300萬噸,前五大水泥企業產能集中度不足60%,且企業間產能規模和實力差距并不大。特別是以華潤為代表的外來品牌大舉進入后,推動了省內企業的更新換代,競爭力更上一層樓,所以省內尚無一家擁有起主導作用的企業進行全省行業整合。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