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時交通圈、八大跨海通道...粵港澳大灣區水泥需求“再飛一會”
又一份粵港澳大灣區超級文件公布,區域內水泥需求無疑受益明顯。
近日,《廣東印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公布。《三年行動計劃》包括九個方面100條重點舉措,主要著眼中期安排,把近中期看得比較準的、可以加快實施的重點工作進行分工部署,進一步量化階段性目標。
在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方面,包括配合國家編制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項規劃、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研究謀劃廣中珠澳高鐵項目等內容。基礎設施體系的建設將給區域內水泥企業更大想象空間。
早些時間,廣東提出打造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以連通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城際快速交通網絡,這將為廣東經濟帶來無限新活力。據了解,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地帶,珠江口共規劃建設12條公路鐵路跨江通道。
其中,公路通道8條,分別是珠江黃埔大橋、蓮花山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深茂鐵路公鐵兩用大橋(公路橋)、深中通道、伶仃洋通道和港珠澳大橋;鐵路通道5條,分別是廣深港高速鐵路、佛山至東莞城際軌道、深茂鐵路公鐵兩用大橋(鐵路橋)、中山—南沙—虎門城際軌道、深圳至珠海城際軌道。
毫無疑問,這些重大交通工程,將把大灣區珠江東西口岸緊密連接,融為一體,構建出一張密集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
另一方面,大灣區機場群呼之欲出。根據計劃,將實施廣州、深圳、珠海、惠州等機場改擴建,新建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江門、肇慶等市規劃建設若干通用機場。這意味著,廣深兩大機場的改擴建還會繼續,而廣州新機場也會加速落地。
區域內水泥龍頭華潤水泥、塔牌集團都曾表示過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將拉動自身水泥產品銷售。
在去年三月舉行的香港舉行業績發布會上,華潤水泥當時表示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于交通、基建和相關的城市群,還有關于連接的鄉村建設,這個部分要等細節的鋪排,所以現在具體的量上還沒有(確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這個區域對水泥、混凝土,包括相關建材的需求一定會有很大的增加,這是非常肯定的。
無獨有偶,塔牌集團在互動平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公司的產品銷售區域內,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拉動區域內水泥產品銷售。
有市場預計,未來粵港灣大灣區大約將帶來1億噸的水泥需求。以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為例,一共耗費了198萬噸水泥,也就是說大灣區的潛在需求至少約等于50多座港珠澳大橋。
《三年行動計劃》的公布,再次給粵港澳大灣區、甚至整個珠三角地區水泥行業再次打了一劑強心劑。但有行業人士認為,雖然該地區水泥需求將保持高位,但行業要時刻警惕新增產能的上馬,更應該重視如何提高現有產能的效率和提高產品附加值,以滿足重大工程對水泥量和質的需求。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