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2019年度浙江某大型水泥企業調研交流紀要
一、今年下半年需求展望
下半年需求基本穩定,房地產施工端影響不大,全年來看和去年相比預計將持平或略增,不會出現斷崖式下滑。長期來看,三年房地產水泥需求都會比較平穩,如果房地產施工下滑10%,傳導到總水泥需求約1%,整體影響較小。貿易戰背景之下,國家對基建依賴程度高,將會精準發力,基建投資盡管不會再出現之前的大規模發展,但未來預期持續性會比較好。
二、區域需求
今年南方浙江需求有明顯增長。
未來有人口流入的地區水泥需求無虞,上海城市化水平很高,常年水泥需求穩定在2300-2500萬噸,浙江水泥消費量在1.2億噸左右。北方需求穩定,不會有大幅波動。
二、水泥下游需求占比情況
市政建設30%不到,鐵公基20%不到,農村建設(包含農村建房、農村基建、農田水網等等)約30%,房地產20%不到。今年農村建設和市政需求較好。
四、價格行情方面
去年蕪湖銅陵等的突發性原因導致夏季淡季供應緊張,今年暫時沒有,但熟料價格回漲預計會較快。另外今年梅雨晚季節較往年晚,下調輪數可能比較少,7月或止跌。
五、關于錯峰停窯,禁止“一刀切”的影響
南方企業協同沒有政府介入,以行業自律為主,今年沒有太大變動。南方地區本身不存在一刀切,因此該政策對北方影響更大。超低排放和協同處置有所區別,當大部分企業都能達到超低排放指標,禁止“一刀切”也就失去了意義,但協同處置的市場有限,先進入企業有優勢。錯峰最終還是取決于行業自律。
六、取消P.C32.5水泥的影響
目前難以判定。礦渣、粉煤灰水泥成本也較高,42.5水泥適用性更廣,可能會更有吸引力。當前主流的粉磨站都是大磨,生產高標水泥不存在技術問題。
七、粉磨站的未來發展趨勢
社會粉磨站和大型熟料企業短期內會共存,長期將會淘汰。以長三角為例,目前大企業粉末能力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存在4000-5000萬噸的缺口,因此目前社會粉磨站仍有生存的空間。未來需求面臨下行,粉磨站將無與熟料企業競爭的能力。
八、對于產能置換的看法
產能置換有利于產業升級,但必須解決僵尸產能、異地產能置換和重復置換三個主要問題,置換比例還需要放大,過期的、政府補償過的指標不應再用于置換。長三角減量執行比較嚴格,能耗指標壓力大,未來可用于置換的指標會越來越少。
編輯:魏瑜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