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有利于水泥長遠發展
甘智和
很高興參加這次會議,一方面可以有跟大家有交流,增加認識的機會;另一方面,我知道大家很關心宏觀調控的問題,想了解宏觀調控什么時候結束,下一步會又會怎么走?雖然我也很難給出確切的回答,但還是借著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宏觀調控,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這幾年我國經濟發展歡欣鼓舞、信心滿滿。國家經濟發展主流非常好,GDP增長值無論從質量、數量上講都是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主流和宏觀調控著力點是一致的,都為促使經濟更健康、更快速、更協調的發展。具體到我們水泥行業的發展來講,這幾年水泥工業的發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國家這么大的基礎建設規模,這么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水泥工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數量上講,滿足了17%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所對建材,特別是水泥的需要。從質量上講,這幾年的發展是我們幾代水泥工作者想做而沒有做到的,比如新型干法從原來的11%增長到現在的25%,從其生產能力來看,今年可能還要增加。除了結構、能力,更重要的是新型干法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這么說,如果在15年或20年前,新型干法技術是沒有地位的,但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從其技術指標、熟料成本、能耗及市場占有率來看都有很根本的改變。所以,我認為大家要對水泥工業這幾年的發展給予充分肯定。不能因為在局部地區的過熱或者發展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認為這幾年水泥工業的發展有多大的問題,解決問題和肯定其發展要分開看。
那么大家都會說,既然這樣,為什么這次在國家宏觀調控中還要把水泥工業作為重點調控的三個行業之一呢?在這里我先談一點自己的看法,如果說這幾年水泥工業的發展過熱,它也是被動的熱,不是主動的熱。我們國家2003年投資增長與前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0% ~ 121%。按這個速度,水泥產量從前年的6.5億噸增長到去年的8.62億噸,確實出現了局部地區過熱的現象。但這個熱是因為水泥工業作為投資類產品,而這個產品發展必然跟固定資產投資這個規模巨大的市場相接,也就是說這幾年水泥工業的急速發展是由于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發展過快引起的,而不是由于水泥工業自然的發展造成這種情況。所以真正出現這次過熱應該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惹的禍。就目前我國發展來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過度膨大是不理性的,而水泥工業過度投資就是在這種不理性的利益驅動下產生的。打個比方說,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在今年第一季度達到53%的高速度,用這個標準看水泥的話,水泥并不熱。但反過來,53%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發展下去,中國經濟將無法支撐導致更高的發展速度。雖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對于水泥工業來說是越大越好,但是一旦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就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問題威脅到整個社會的發展,比如農業,煤、電等問題。所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一定會進入理性發展階段,當降到25%左右,那么水泥工業的100%~121%這種投資將會吃盡苦頭。從這個高度看,國家宏觀調控在調控總體經濟的前提下,對三個行業進行重點調控,實際是為水泥工業健康、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空間。
我們在實現現代化目標的過程中,必須保持持續、快速、協調發展,避免出現經濟大起大落。因此,這次宏觀調控其實對我們實現現代化目標非常關鍵。那么下一步我們要怎么走呢?我認為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目前經濟運行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有明顯的粗放型特征,因此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核心。另外,要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這次宏觀調控也充分體現了這個思想,水泥工業并沒有剎車、停止。盡管有些我們做的還不夠好,但還是根據地區出臺的水泥產業政策明確了新型干法的發展,針對不同地區,制定相應的政策。比如西部和經濟欠發達地區,鼓勵建設2000噸以下。所以,宏觀調控不是要限制發展,而是在發展中解決問題。我也問過幾個具備規模、有良好發展素質、誠信的大企業,他們都覺得這次宏觀調控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機遇。
明年的經濟走向對水泥工業的影響又是怎么樣呢?我們經過分析后,初步認為明年經濟還要保持一定速度,GDP將不低于7%,對水泥行業而言,仍將增長4000-5000萬噸產能。固定資產投資今年三季度為28%,全年預計為25%。預計明年不會低于15%,這個需求對水泥行業是很有利的。
最后,希望水泥企業在經營的同時要關心宏觀發展,這樣對制定企業發展方向有一定好處;還要以科學發展觀,制定企業經營目標;要堅持在發展中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對水泥行業的發展要堅持自信心。
我們要對水泥工業有信心,相信水泥工業的明天會更好!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