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露天礦山停產整頓與現實背道而馳,打了誰的臉?
2017年6月,河北省國土資源廳對全省1170個有證露天開采礦山進行關停整治,并提出相關方案,要求按照一礦一策制定整治方案,驗收達標后方可恢復生產,對既不申請主動退出又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將依法強制關閉。為了治理露天開采污染,相關部門也是不惜一切代價,下了“血本”,然而,在如此鐵腕治污的高壓態勢下,沙河市露天石料開采、加工、污染嚴重,對此,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采訪。
2019年6月8日下午,記者到群眾反映的沙河市新城鎮進行實地調查采訪。在新城鎮西石嶺村記者了解到:“該村東南方向有兩個石子礦山,縣里查的緊時晚上偷著干,有時候白天也生產”。也有村民指出:“該礦山是村支書的”。在礦山現場記者看到,有多輛運輸石料的車輛,沿路繼續往里走,在一個院子內,記者發現一輛挖掘機停在那,偶爾能聽到山上挖掘機作業的聲音。
在群眾的指引下,記者又來到東郝莊村,在村東兩山中間記者發現一個大的石坑,有多輛挖掘機在作業,也有車輛在運輸石料,當記者準備取證時被現場的工作人員發現,取證被迫終止,當記者準備離開時,一輛黑色越野車一直尾隨其后,直至記者離開采礦區域。
記者梳理發現,曾有多家媒體對沙河市礦山盜采、污染等進行過報道,時至今日,礦山盜采、污染現象仍在繼續,監管責任已經“疲軟”到了極致。屬地管理職能部門是如何監管的呢?日常巡查過程中是“看不見”還“管不了”?目前,已將相關問題反映給新城鎮政府,接電話的一位姓霍(霍)的工作人員表示,這事需要像沙河市國土局反映,當記者問其屬地管理時,工作人員稱向領導匯報后回復。
此事件望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制止盜采、污染行為,公開結果,對事態發展記者做追蹤報道。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