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鋼絲網石棉水泥中波瓦的等級、規格、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貯存及運輸等。本標準適用于以溫石棉和水泥為基本原料,經制坯、夾一層鋼絲網、加壓等工藝制成的鋼絲網石棉水泥中波瓦。鋼絲網石棉水泥中波瓦主要用于房屋建筑的屋蓋,內、外墻及輕型復合屋蓋的承重板。 2引用標準 GB 175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 GB 343一般用途低碳鋼絲 GB 1344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GB 7019石棉水泥制品吸水率、容重與孔隙率測定方法 GB 8040石棉水泥波瓦、平板抗折試驗方法 GB 8041石棉水泥波瓦、平板不透水性試驗方法 GB 8042石棉水泥波瓦、平板抗凍性試驗方法 GB 8071溫石棉 GB 9772石棉水泥波瓦及其脊瓦 3等級與規格 31等級產品按其抗折力、吸水率分成二級:A級與B級。每一級按其外觀質量分為三等:優等品、一等品與合格品。 32規格產品的橫斷面形狀如圖1所示。其規格尺寸及允許公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 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規格尺寸及允許公差波數n C1參考重量W長L寬B厚S波距P波高H個邊距C2 kg 85±05 24 1800±10 745±10 75±05 131±3≥31 57 45±5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經供需雙方協議,可生產其他規格的產品。 4技術要求 41原材料 411石棉纖維:應采用符合GB 8071規定的五級與五級以上溫石棉纖維。石棉含量不得低于原材料總量的12%,亦可摻入少量耐久性好、對制品無害的其他纖維。 412水泥:應采用符合GB 175規定的不低于425號的硅酸鹽水泥與普通硅酸鹽水泥。也可采用符合GB 1344規定的不低于425號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中不得使用摻有炭粉作助磨劑及頁巖、煤矸石作混合材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及礦渣硅酸鹽水泥。 413鋼絲網:應采用不涂防銹油的冷拔低碳鋼絲編織的梯形網,也可采用方格網。冷拔低碳鋼絲的質量應符合GB 343的規定。鋼絲網必須平整,能滿足成型要求。 414水:應采用淡水或循環水。水中不應有影響制品性能的有害物質。 42外觀質量 421產品應表面平整、邊緣整齊,不得有斷裂、表面露網、伸出邊緣的鋼絲、分層與夾雜物等疵玻 422優等品應無掉角、掉邊、裂紋,四邊方正。 423一等品、合格品的外觀質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 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項目一等品合格品沿瓦長度方向不得超過50沿瓦長度方向不得超過100掉角沿瓦寬度方向不得超過35沿瓦寬度方向不得超過45一張瓦不得多于1個掉邊寬度不得超過10寬度不得超過15因成型而造成的表面裂紋不得超過下列之一 正表面:度寬10正表面:度寬15長度75長度100背面:寬度15背面:寬度20長度150長度300方正度≤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物理力學性能各級產品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項目 A級 B級橫向,N/m≥ 2700 2000抗折力縱向,N≥ 450 370吸水率,%≤ 25 26抗凍性經25次凍融循環后,試樣不得有起層等破壞現象不透水性試驗后,試樣后,試樣背面允許有濕斑,但不得出現水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試驗方法 51規格尺寸與外觀質量檢驗 511長度、寬度、厚度、波高、波距與掉角、掉邊、方正度等檢驗,按GB 9772中附錄A進行。斷裂、表面露網、伸出邊緣的鋼絲、分層與夾雜物的檢驗用肉眼觀察。 512邊距瓦反面朝上,平放在平臺上,將符合GB9772附錄A規定的金屬弧谷定位軸放置離瓦縱向端部150~300mm的邊波波谷處,寬座直角尺緊靠瓦邊,如圖2所示。采用分度值為05mm的鋼直尺測量錐頂至直角尺測量面的垂直距離,每邊測量二次,取其平均值為該邊邊距。讀數精確至05mm。 513裂紋成型表面裂紋的寬度用二級精度的塞尺進行測量。 52物理力學性能 521抗折力試驗,按GB8040進行。其中橫向抗折試驗中心距為1500mm。 522吸水率測定,按GB7019進行。 523抗凍性試驗,按GB8042進行。 524不透水試驗,按GB8041進行,其試驗室環境溫度23±5℃,相對溫度60±10%。 6檢驗規則 61檢驗項目 611出廠檢驗產品的外觀質量、規格尺寸、橫向抗折力、吸水率和抗凍性。 612型式檢驗包括交收檢驗的全部檢驗項目與縱向抗折力、不透水性。必要時由雙方協議還可增加檢驗項目。 62檢驗分類 621出廠檢驗 6211批量每批由同一等級、同一規格的產品組成。每批量最多3000張,最少200張。驗收應在生產廠內進行。 6212抽樣與樣品數量從每一受檢批次中隨機抽取(每垛瓦最上面5張與底面5張除外)樣品進行檢驗。樣品數量見表4。表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第一次+第用變量抽樣第一次樣品二次樣品法檢查每受檢批次的數量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備注數量張張判定數判定數判定數判定數可接收 Ac1 Rc1 Ac2 Rc2系數K<200 3 0 2 1 2 029 AL=L+KR 200~400 4 0 2 1 2 034式中:AL-可驗收極(N,N/m); 401~800 5 0 2 1 2 037 L-標準低限(N,N/m); K-可 801~1500 7 0 2 1 2 040接收系數; R-極差,樣品中 1501~3000 10 0 2 2 3 050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N,N/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13規格尺寸與外觀質量規格尺寸與外觀質量檢驗按本標準51條進行。判定按品質檢驗程序(表4第3~6欄)進行,即不合格品數未超過表4第3、5欄時,則該受檢批量合格;若不合格品數等于或大于表4第4、6欄時,則該批量不合格;若第一次樣品中的不合格數超過Ac1但小于Rc1,則應抽取并檢驗與第一次樣品相同數量的第二次樣品。批量不合格時,可進行逐張檢查處理。 6214抗折力按變量檢驗程序(表4第7、8欄)對抗折力進行判定。若樣品的平均值(〖AKX-〗)大于或等于可驗收極限,即〖XAK-〗≥AL,則該批量合格;若〖AKX-〗<AL,則該批量不合格。 6215吸水率、抗凍性、不透水性吸水率、抗凍性及不透水性應在同一批量中各同取2張樣品(也可從同樣的抽樣單位中取樣)。檢驗結果若有一張不合格時,允許抽取加倍數量樣品再次檢驗。檢驗后若仍有一張不合格,則該批產品為不合格。本條款檢驗項目中,僅有一項性能檢驗不合格時,允許再次檢驗。當有一項以上性能不合格時,不予再次檢驗。 6216判定若規格尺寸、外觀質量、物理力學性能檢驗結果符合本標準相應等級要求時,則判為該等級;若有一項性能不符合合格品要求時,則判為不合格品。注:在生產穩定,用戶同意時,正常生產檢驗結果可代替出廠檢驗結果。 622型式檢驗 6221當產品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a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 b原材料和生產工藝有重大改變時; c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結果有較大差別時; d正常生產時,每半年進行一次; e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要求時。 6222型式檢驗項目,抽樣、檢驗與判定按6212~6216規定進行。 63復驗用戶對檢驗結果發生懷疑時,可以提出復驗。抽樣、檢驗與判定按6212~6216進行。復驗不符合出廠等級,費用由廠方支付;符合出廠等級,費用由用戶負擔。 7標志與出廠質量證明書 71標志在每張瓦的正面第二個或第三個波上須用不掉色的顏色標明生產廠名稱(或商標)、生產日期、班別等。 72出廠質量證明書發貨時,必須將出廠質量證明書連同發貨單寄給用戶,出廠質量證明書內容包括: a批量編號; b生產廠名稱及廠址; c產品名稱、商標、等級、規格、數量與生產日期; d標準編號; e產品性能檢驗結果; f生產廠檢驗部門及檢驗人員簽名蓋章。 8貯存、包裝、運輸 81貯存存放場地必須堅實平坦,不同等級、不同規格的產品,應兩張花弧或“#”字分別堆垛存放,垛高不應超過18m。 82包裝產品可根據需要采用包裝和散裝。包裝時可采用集裝箱或捆扎,并應方便搬運;散裝時要保證瓦垛底部平坦穩固。 83運輸用各種運輸工具運輸時,底部應保持平坦,必須設法使產品固定好。在運輸過程中,減少震動,防止碰撞,裝卸、搬運時嚴禁拋擲。附加說明: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蘇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蘇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等負責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馮文嫻、馮立平。本標準委托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蘇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負責解釋。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