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網評論:水泥行業開局數據喜憂參半,穩價復價仍是關鍵任務
元宵節已過,市場將逐步進入復工復產階段。然而,中國水泥網大數據研究院近期調研顯示,受資金以及項目因素影響,2025年下游復工節奏較往年同期偏緩,水泥行業面臨開局壓力,企業須凝聚共識,積極維持市場競爭秩序以及價格穩定。
一、建筑業新訂單指數降至歷史新低,水泥行業開局數據喜憂參半
2025年元宵節前,最新一期建筑業新訂單指數錄得44.7%,相較于前值大幅下滑6.7個百分點,創下自2013年數據披露以來的最低水平。該數據不僅顯著低于50%的容枯線,而且其降幅同樣明顯超過往年同期水平。這說明2025年開年以來下游建筑業新增需求處于萎縮狀態,并且衰減幅度遠超歷史季節性波動區間。
圖1:2013-2025年元宵節前建筑業新訂單指數及變化情況(單位:%)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盡管2024年末政府積極推動化債工作,通過大量發行再融資專項債的方式緩解財政收支壓力,但短期內終端資金環境并未見明顯改善,政策效果有待進一步發揮。從調研情況來看,今年春節期間趕工項目數量相較于往年有所減少,工人返工時間節點同樣出現推遲。元宵節后,下游仍有不少工地和攪拌站尚未正式開工,終端需求量相較于去年農歷同期水平仍有所下滑,部分企業反饋降幅在3-4成以上。
圖2:2013-2025年春節后首周磨機運轉率及水泥庫容比情況(單位:%)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受下游活躍度低迷影響,水泥行業相關數據同樣明顯走弱。2025年春節后首周水泥磨機運轉率降至4.24%,達到2013年以來的歷史新低位置,甚至低于2020-2021年疫情期間的同期水平。上述數據表明,2025年春節前后,水泥市場需求異常低迷,開年行情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水泥企業對于供應端的調控力度同樣也達到了歷史新高。2025年1月份,除了北方地區采暖季錯峰生產以外,南方多數地區熟料生產線停窯時間達到10-20天以上,錯峰時間相較于往年同期明顯增加。在此背景下,春節后首周國內水泥和熟料庫容比分別降至51.89%和52.98%,相較于上年農歷同期分別下降11.89個百分點和12.96個百分點,庫存水平處于歷史同期低位水平。由此可見,2025年企業協同錯峰成效顯著,為節后穩價創造了良好的現實基礎。
表1:2025年1月份全國31省市水泥企業停窯情況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二、年初以來價格降幅較為突出,穩價復價仍是關鍵任務
傳統市場淡季疊加下游新增訂單顯著減少,2025年以來水泥價格呈現持續下行趨勢。2025年春節后首周全國水泥價格指數報收366.89元/噸,較年初下降約6.73%。從絕對值來看,2025年開年以來全國水泥價格略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體現出過去幾個月水泥企業穩價復價的珍貴成效。
圖3:2020-2025年全國水泥價格指數走勢(單位:元/噸)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然而,目前的水泥價格仍低于歷史同期中位數水平,并且由于春節前后市場需求異常低迷,2025開年以來全國水泥價格降幅超過過去五年歷史同期的最大值,行業穩價壓力較為突出。
現階段,在需求端開局不利的情況下,水泥企業必須珍惜錯峰生產以及穩價復價的成果以及相對良好的行業生態,著力維護市場有序競爭,繼續堅持穩價復價,避免重蹈惡性價格競爭造成全行業虧損的覆轍。
編輯:林加義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