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萬里,筑夢沙漠,葛洲壩水泥挑戰70度溫差!
2000多年前
古“絲綢之路”貫穿哈薩克斯坦全境
見證了中國和中亞人民
互通有無、友好交往的歷史
今天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首倡地
中國能建葛洲壩水泥投資建設的
哈薩克斯坦日產25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
平地崛起
為哈薩克斯坦經濟社會發展
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哈薩克斯坦從無到有的新產業
石油行業是哈薩克斯坦經濟的支柱產業,其油井水泥的年需求量約為30-50萬噸,目前主要依賴從國外進口油井水泥以滿足需求。
西里項目位于哈薩克斯坦西南部克孜勒奧爾達州西里區西里鎮,項目年水泥設計產能為100萬噸,主要產品為通用水泥及油井水泥。其生產的油井水泥將填補哈薩克斯坦國內水泥市場的空白,改善該國油井水泥依賴進口的局面。
油井水泥專用于油井、氣井的固井工程,又稱堵塞水泥。它的主要用途是將套管與周圍的巖層膠結封固,封隔地層內油、氣、水層,防止互相串擾,以便在井內形成一條從油層流向地面且隔絕良好的油流通道。
油井水泥的基本要求:
水泥漿在注井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流動性和適合的密度;
水泥漿注入井內后,應較快凝結,并在短期內達到相當的強度;
硬化后的水泥漿應有良好的穩定性和抗滲性、抗蝕性。
同時,該項目采用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能夠實現水泥生產的高效率、高性能、低成本及水泥裝備的大型化,是目前國際社會力推的一種節能、環保、高效的水泥生產技術。
西行萬里,筑夢沙漠地帶
海外建設項目所面臨的環境比國內復雜得多,困難也更多,西里項目精心組織施工和管理,開工兩年來,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近日,西里項目生產的兩個水泥品種順利通過當地質量檢測,標志著該公司水泥產品獲得官方權威機構認可和市場準入資格,為項目投入運行后的產品銷售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017年4月項目打下第一根試驗樁
2017年11月生料均化庫滑膜到頂
2018年3月預熱器框架立柱開始吊裝
2018年4月堆棚施工現場
2018年8月熟料庫土建滑模、網架安裝完成
2018年12月項目一次投料成功
項目建設節點
哈薩克斯坦日產25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
2016年9月,葛洲壩西里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2017年4月,打下第一根試驗樁,至此項目工程建設施工進入實質性階段;
2017年11月,生料均化庫滑膜到頂;
2018年3月,預熱器框架立柱開始吊裝;
2018年4月,原煤輔材堆場網架開始安裝;
2018年6月,預熱器框架整體安裝完成;
2018年7月,回轉窯吊裝完成;
2018年8月,熟料庫土建滑模、網架安裝完成;
2018年12月,項目一次投料成功;
2019年5月,取得水泥產品銷售許可。
西里地區處于半沙漠地帶和鹽堿地區,晝夜溫差大。夏季炎熱干燥,氣溫高達48攝氏度;冬季寒冷少雪,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項目建設者們克服困難、科學施工,確保項目建設有序進行。
從報批到征地,從動工到安裝,一個個節點的如期實現,也為當地直接創造了約5000萬美元的經濟效益。
哈薩克斯坦克孜勒奧爾達州州長 庫舍爾巴耶夫:西里項目是哈薩克斯坦急需的工廠,也是中哈友好的象征,項目不僅將推動西里區的經濟發展,還將帶動克孜勒奧爾達州的整體發展。
譜寫中哈友誼新篇章
“干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交一批朋友、拓一片市場、育一批人才”。
建設期間,西里項目在當地積極開展扶貧幫困、組織募捐、參與當地綠化工程。
慰問院士活動
為貧困居民送去愛心
西里項目堅持屬地化原則,積極與西里工農業中等專科學校合作,利用學校現有資源開展培訓工作,此舉也得到西里縣政府及居民的支持。
與當地農業發展學院簽訂框架合作協議
為提高項目建設人員技術水平、為項目建成后的生產運營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保障,西里項目還選派多名當地員工前往公司所屬石門公司與松滋公司開展關鍵崗位技術培訓。
組織當地員工來中國進行技術培訓
哈薩克斯坦籍員工 馬赫薩:我2017年6月份加入的西里公司,之前曾在哈薩克斯坦國內的一家水泥企業工作過五年,但對油井水泥生產技術了解很少。在西里公司的工作,讓我有機會去到中國學習油井水泥生產技術。通過學習,我掌握了很多水泥生產的知識,我想回到西里,建設自己的家鄉。
與此同時,西里項目對當地可滿足技術標準的原材料和設備,均在當地采購,也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如今,西里項目的標志性建筑——預熱器,成為當地最高建筑,項目也儼然成為當地居民引以為傲的一張名片。
編輯:余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