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宏觀經濟調控與水泥工業發展

國務院參事 蔣明麟 · 2004-11-01 00:00 留言

  在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精神鼓舞下,近兩年,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面對重重困難,迎難而上,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了新步伐。但是在經濟領域中也出現了一些不穩定、不健康的因素,一些矛盾和突出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和社會全面、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陸續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現在已取得明顯成效。保證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水泥行業是這次宏觀經濟調控工作目標之一。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水泥行業如何積極貫徹中央的宏觀調控的措施,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已經成為普遍關心的問題。本文就上述問題分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探討水泥工業科學、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規律。

一. 成績斐然 存有隱患
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9.1%,達到11.67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8773億元,同比增長9.7%,比去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
國內需求增長較快。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118億元,增長26.7%。今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082億元,同比增長28.6%。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和項目相繼開工和投產。
經濟效益同步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8152億元,增長42.7%,提高2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199.4億元,同比增長41.6%。
其他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如:財政收入,進出口總額,居民收入,就業指標等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都比歷史同期有較大的增長。我國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呈現出速度快、效益比較好、活力比較強的發展態勢。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在經濟加快發展的過程中,由于體制性和機制性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特別是部分同志,在思想和行動上尚沒有真正樹立起正確的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在實際經濟工作中又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一些不穩定、不健康的因素。突出表現之一就是固定資產增長過猛,規模過大,部分行業和地區投資過度擴展,貨幣信貸投放過快,低水平重復建設比較嚴重;能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應緊張,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這些問題的出現,反過來又嚴重影響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
水泥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的原材料行業,它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受宏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影響,全社會固定投資的拉動,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水泥工業顯現強烈的發展勢頭,水泥產量年平均增速高于同期國民經濟發展速度。80年代為10.2%,90年代為10.63%,進入21世紀后水泥產量增長速度依然驚人,平均年增加7233萬噸,平均年增速為10.86%,2003年水泥產量達到81400萬噸,比2002年產量增加8900萬噸,增幅為12.28%。 我國水泥產品產量從1985年起已連續19年居世界第一位。水泥產品的產銷率始終保持在97—98%的較高水平。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建材行業提出“由大變強 靠新出強”的戰略方針和水泥工業“控制總量 調整結構”,“降低投資、設備國產、優化設計、強化管理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的一系列的方針政策,近年來,水泥工業在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方面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和在水泥總產量的比例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有98條,新增熟料生產能力6372萬噸。2003年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已占全部水泥的25%左右,比上一年提高8個百分點。2004年預計新型干法水泥將會進一步快速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今年即將投產和正在建設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預計將達到204條。若條件允許預計將有150條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投產,屆時將新增近2億噸產能。新型干法水泥在水泥總產量中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
我國新型干法水泥工藝技術的研究、開發和裝備的開發、設計、制造取了重大進展。在過去開發和研制2000t/d 、4000t/d成套技術裝備的基礎上,近年來,我們采取自行研制與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進一步開發和研制了5000t/d、8000t/d、10000t/d級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成套技術裝備。這些大型水泥生產線均已相繼投入生產或試生產,技術經濟指標均達到國際上同類型生產線的水平,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我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和裝備在“工藝過程節能化、技術裝備大型化、生產環境清潔化、控制管理信息化”的各個方面成績斐然。安徽海螺集團在今年相繼投產的10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就是這方面的集中體現。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同類型生產線的先進水平:
熟料熱耗:≦2950kJ/kg;
熟料標號:≧60Mpa;
平均游離氧化鈣:≦1.0%;
粉塵排放濃度:≦50mg/Nm³;
熟料電耗:56Wh/t(自礦山至熟料庫)。
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在競爭中不斷增強自身實力,競爭力明顯增強。由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的機制,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充分發揮了大企業的生產規模效益,一批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在市場的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安徽海螺集團、山東山水集團、湖北華新集團、河北渤海集團、浙江三獅集團等2003年水泥產量都超過了1000萬噸。他們在我國水泥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技術進步發揮著巨大的帶動和示范作用。
在我國水泥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突出的問題亟待解決。一是水泥工業結構的嚴重失衡。雖然近年來新型干法水泥占總產量的比重不斷提高。但是,2003年以立窯等陳舊落后的生產方式生產的水泥仍占我國水泥總產量的75%以上。少數地區又出現新建落后立窯、擴徑改造及一些已淘汰的小水泥“死灰復燃”等現象。二是由于市場拉動、融資多元、利益引導等原因,近年來在對水泥工業的投資方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性和熱情。但由于體制上和機制上的原因,造成在2003年全社會對水泥的投資同比增加了133%。局部地區不顧資源和市場情況,投資擴張過猛,過于集中,造成能源供應、交通運力高度緊張,資源消耗過快,難以保證企業的長期穩定生產。市場出現過度競爭,企業的經濟效益難以保證。三是大量落后水泥生產企業的存在,使得大量的寶貴的石灰石、硅質原料等輔助原料和燃料得不到充分利用,嚴重浪費資源,加大了環境的負擔。四是落后水泥生產工藝在我國水泥生產中仍占較大比重,使得我國水泥產品中高質量、高標號的產品比重比較少,且質量不夠穩定,對混凝土和建筑結構的質量和耐久性,造成不良的影響。
上述矛盾和問題嚴重制約和影響著水泥工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二. 果斷調控 成效明顯
針對國民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見微知著、果斷決策,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陸續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調控措施,適時、適度、有力、有效地實施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節,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主要是通過經濟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來對經濟進行調節。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緊緊抓住投資膨脹這個突出矛盾,嚴格控制貨幣信貸和土地使用兩個重要環節,遏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遏制一些行業,包括水泥行業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提高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7%提高到7.5%;實行差別準備金制度,將資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提高0.5個百分點;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提高部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資本金比例,其中水泥行業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以上;加強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限制低水平和產業政策非鼓勵的項目的投資行為,對產業政策鼓勵的,有資源、有市場前景的項目給予信貸支持。實行最嚴格的土地政策,整頓土地市場秩序,暫停審批農用地轉非農用建設用地。與此同時,依據法律和國家政策,認真清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水泥的在建和擬建項目是這次清理的行業之一,區別不同情況慎重加以處理;加強經濟運行調節,強化能源需求側管理,對水泥行業等6個高耗能行業,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分為淘汰類、限制類、允許類和鼓勵類企業試行差別電價。增加有效供給,努力緩解能源和交通的緊張狀態。
今年以來特別是二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表明,宏觀調控各項措施逐步落實已見成效,國民經濟正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
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態勢良好。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得到加強,出現轉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7%,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工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682億元,增長17.7%。對外貿易繼續快速增長,進出口總額5320億美元,同比增長39.1%。居民收入和消費增加加快,物價基本穩定。社會就業人數同比增加。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取得發展。
在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受到抑制,宏觀調控已見成效。其中,固定資產投資過快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增幅由一季度的43%回落到28.6%。一些投資擴張過快的行業投資增幅明顯回落,其中水泥投資增幅回落44.9個百分點。貨幣信貸增勢減緩。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取得重要進展。生產資料價格漲勢趨緩。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同比連續上漲17個月后出現回跌,5、6月環比分別下降1.4%和0.3%。水泥價格穩中有降,7月中旬比上旬下降0.1%。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519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6%,但增幅比1-5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多數行業利潤增幅呈回落態勢。一些重點調控的行業,回落顯著。水泥行業上半年實現利潤7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8倍,而1-5月份增幅高達4.97倍,6月份當月利潤僅增長57.6%,呈快速回落趨勢。利潤的下降趨勢也進一步抑制了投資的沖動和盲目性。
通過實踐充分證明,中央關于加強宏觀調控的決策是及時、正確、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之所以取得明顯成效,關鍵是黨中央、國務院見事早,判斷準,果斷決策,主動調控;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區別對待,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剎車”,按照適時、適度、有力、有效的基本原則進行調控工作;堅持改進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的職能,主要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輔之以適當的行政手段,注重實效;堅持標本兼治,推進和深化改革,注意解決體制、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堅持用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教育廣大干部和群眾,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積極調整發展思路,進一步增強了可持續發展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自覺性。
三. 宏觀調控 任務繁重 科學發展 任重道遠
雖然宏觀經濟調控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雖有緩解,但基礎還不穩固,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因此,宏觀調控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階段性的,宏觀調控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具體反映一是投資擴張的壓力仍然較大。去年底全國在建項目規模已達16萬億元,今年上半年又新開工項目6.8萬個,計劃總投資2.4萬億元,同比增長30.8%,各地擬建項目還有2萬多個。地方項目投資增幅仍然較高,上半年達到38.5%,高出中央項目投資37.2個百分點。中長期貸款增速回落緩慢。水泥行業上半年投資增速仍然偏高,增長了56.5%,雖然低于去年全年的1.3倍的增長速度,也低于一季度增長一倍左右的水平,但是50%以上的增長速度還是偏高。
煤電油運供求緊張的矛盾沒有得到有效緩解。能源、交通的瓶頸制約作用依然突出。高峰時電力將出現約3000萬千瓦的缺口。局部地區用電供需矛盾突出,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鐵路主要干線運輸能力一直處于飽和狀態。這些情況對于水泥企業的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使企業正常生產能力不能發揮,生產成本提高,利潤下降。
部分行業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的一些不良后果開始顯現。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資金占用增幅達到19.9%,同比提高9.5個百分點,工業企業應收帳款凈額同比增長18.7%,增幅提高9個百分點。由于從需求端壓制了對部分高耗能產品的需求量,盲目擴張行業中部分企業出現經營困難。
部分企業流動資金偏緊。上半年,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同比下降。在金融機構具體操作上也出現某些偏差,使一些該支持的項目和企業的合理貸款受到影響。不利于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產業結構調整。
我國經濟發展中多次出現投資盲目擴張和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問題,根本原因是體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發展地區不平衡,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沒有真正落實而造成的。當前,宏觀調控仍處于關鍵階段,如稍有放松可能出現反彈,甚至前功盡棄,造成更大的困難。我們要貫徹落實國務院提出的“穩定政策,冷靜觀察;鞏固成果,防止反復;區別對待,調整結構;深化改革,加強法治;統籌兼顧,遠近結合;統一思想,形成合力”的方針,穩定和落實中央已經確定的政策措施,并根據經濟運行的變化適時加以完善。切實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調整結構、深化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面上來。
如何認清和對待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和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我們必須站在國家和全局的高度,正確積極地理解和貫徹中央宏觀調控的決策。確實通過宏觀經濟調控,促進水泥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技術進步,進一步增強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的市場競爭力,努力使水泥工業成為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低、與環境友好,經濟效益佳,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的原材料工業。
為此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好下一步水泥工業發展工作。
1. 抓緊做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清理和后續工作。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應區別不同情況,認真加以處理。凡屬于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應于淘汰的落后水泥工藝、技術和產品的項目,應堅決予以停止建設,并作好已征土地的復耕、貸款保全和回收工作;對于屬于暫停建設限期整改的項目,各項目建設單位要積極及時作好有關土地征用、環境保護、生產安全等市場準入的各項手續;對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條件的項目,政府有關部門要在土地使用、銀行貸款等方面給予支持。這些工作將對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2.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根據剛公布的“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的要求,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最終建立市場引導投資、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范、宏觀調控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在2004年本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水泥項目被列為,“除禁止類項目外,由省政府投資主管部門核準”。因此,抓緊制定并出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就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以此明確國家鼓勵、限制和禁止投資的項目,規范企業投資方向。
3. 抓緊制定、修改和完善水泥行業的市場準入制度。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標準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關于“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根據我國環境保護的要求和推進水泥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重新修訂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已通過了國家環保局組織的審議,上報國務院批準后擬在2006年正式實施。企業應及早動手學習新標準,貫徹新標準,更新改進水泥工藝過程和生產各個收塵設施,并保證正常運行,真正使水泥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大幅度的下降。很多業內人士對制定和貫徹新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寄予厚望,稱其為水泥行業的一場革命。而新標準貫徹的最終成功與否,關鍵在于人們對于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政府環境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
修訂和完善水泥產品質量標準和使用標準的工作應盡快提上日程。水泥這種原材料從其使用特性上來講,仍然是一種半成品。我們應從混凝土和建筑結構的質量性能來研究水泥質量標準。特別是要提高我國混凝土的耐久性已經成為極為迫切的要求。其他,如:水泥工業能耗標準,水泥工業生產安全標準,礦山環境保護等行業準入標準,都要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抓緊制定或修改,以推動水泥工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4. 大力推進水泥工業技術進步,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不斷提高我國水泥工業技術水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我國水泥工業之所以在近20年取得巨大發展和進步的根本原因。盡管我們已經能夠自行研制開發、自行設計、制造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技術和裝備,但是清醒地看到,我們在總體技術水平上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不少差距。我們要在以下方面不斷組織攻關,力爭有較大的進步和提高。
節能粉磨技術。水泥生產是高耗電的過程,按傳統的球磨粉磨工藝,原料、水泥成品和煤粉的粉磨電耗,要占整個水泥成品電耗的60%—70%以上。今年來,擠壓粉磨工藝和裝備顯示了其節能降耗、減少噪音、維護簡單和節省土建費用的優越性。但是我們在擠壓粉磨的大型設備的研制開發方面,仍與國際上有較大差距。
節能和熱能回收技術。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的熱耗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國內各個企業也有不少的差距。我們應加強燒成工藝的研究和開發,以降低熱耗和提高余熱回收利用率。包括新型預熱器、分解爐,高效新型蓖冷機,短窯技術,高檔高質耐火材料和純低溫預熱發電技術等。
低品位原、燃材料和工業與生活廢棄物的使用技術研究和開發。這項工作意義重大。它的成功應用,不但大大降低了水泥企業的生產成本,而且將對資源的充分利用和保護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政府在這方面要從具體政策上特別是在稅收政策上給予不要的支持。同時也要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嚴格規范準入制度。
5. 大力推進和加快循環經濟發展。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十屆二次人代會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水泥行業利用其獨特的工藝生產特點,已經成為利廢大戶。已經使大量的工業和生活廢棄物成功地運用到水泥生產的過程中去,成為水泥生產的原料和燃料。使這些原本在人們看來是毫無價值和給環境帶來嚴重污染的工業和生活廢棄物,通過水泥工藝的處理與應用使它們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作到“物盡其用”。但是,利用廢物與發展循環經濟絕不是一個概念。水泥工業利用廢物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環節和重要的基礎之一,而發展循環經濟是對于整個國家或一個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概念。發展循環經濟要從整體工業布局和社會發展的全面來策劃,根據資源的減量化原則,組成若干個“資源---產品--排除物--另一工藝過程的原、燃料---產品---排除物---另一工藝過程的原、燃料---”的相互銜接、相互依存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并與環境有好的生產加工系統。政府要從立法和制定有關政策方面,有目的、有計劃地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在作區域經濟和項目規劃時,要有意識、主動地從區域整體經濟發展模式來研究和論證,積極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6. 支持大企業集團實施國際化戰略。我國已加入WTO,如何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已經成為水泥工業一些大企業或企業集團面對的重要問題。企業應當利用當前我國水泥工業的各種優勢,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運用自由資金或資本運作,募集資金在境外投資興業或收購國外企業股份等多種方式拓展國際市場和開展國際合作。政府應當在項目核準或備案、銀行信貸、外匯使用、質檢、稅收、海關監管等工作中給于企業有效的支持。
宏觀經濟調控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是政府加強經濟調節職能的具體體現。宏觀調控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水泥工業是這次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之一。我們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精神上來,全面、正確、積極地理解和貫徹宏觀調控的方針政策和各項措施,抓住當前宏觀調控有利時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轉變發展思路,調整水泥產業結構,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真正轉變水泥工業經濟增長方式,使水泥工業的發展建立在技術進步、減少資源消耗、降低環境負荷、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走新型工業化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27 08:07: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正镶白旗| 堆龙德庆县| 龙胜| 稷山县| 仲巴县| 剑川县| 望城县| 名山县| 车致| 庆安县| 金堂县| 漾濞| 应城市| 中西区| 樟树市| 易门县| 灵川县| 德格县| 宜昌市| 宜州市| 漳浦县| 台山市| 云阳县| 玉溪市| 恩施市| 郁南县| 田林县| 昭平县| 凌海市| 土默特左旗| 普洱| 肇庆市| 永嘉县| 鄂尔多斯市| 农安县| 沧州市| 盐山县| 株洲市| 延庆县|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