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沛教授熱心為立窯企業服務
周沛教授建國前參加革命(當時13歲),當過兵,參加過抗美援朝,長期受黨和革命部隊的教育,年青時已養成熱愛人民,熱愛事業的觀念。1953年由部隊轉業到建材學校、南京工學院,學了8年的水泥專業;大學畢業后又從事水泥專業的教學工作,60年代教旋窯,70年代開始接觸立窯,80年代在國家建材局主抓職工教育期間,組織編寫了系列的水泥專業教材,90年代初至1998年組織全國立窯企業廠長和生產技術干部學習班,每年要組織多期,均由周教授主講立窯生產新技術、新設備,同時進行技術咨詢,在長期技術服務中,周教授與我國立窯企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98年,周教授最親的親人張禮本教授(原國家建材局人才開發司副司長)因心臟病突發,離開了他熱愛并終生為之奮斗的建材教育事業,周教授悲痛萬分,為使她減輕悲傷,女兒將她接到洛杉磯,想盡盡其孝心,但周教授去美國不久,便從巨大的悲痛中解脫出來,她擦干淚水,決心堅強起來,用實際行動來寄托哀思,她對女兒說:“我的事業在祖國,服務對象在祖國,我一個人的奮斗作為兩個人的奉獻,我要繼承你爸爸的遺志,繼續為培養建材的人才奮斗,因此我要回國,不能在此享受……。”孝敬的女兒尊重母意,周教授第一次回國,首先在江西井岡山小學設立了“張禮本、周沛教授的教學獎勵基金”周教授用為企業技術服務的報酬作為基金,將基金的利息用來獎勵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同時為編著《現代化立窯》一書搜集資料,并進入了緊張的編寫工作,經過近一年的艱苦奮斗,在第二次出國前將《現代化立窯》一書的編審稿送出版社,后在美國校審了半年的書稿。第二次回國,《現代化立窯》一書終于和讀者見面了。
全書共十章:
一.緒論:重點講現代化立窯的概念及現代化立窯和現代化旋窯相比美;
二.原、燃料及廢渣利用:重點講原、燃料的選用及廢渣利用;
三.優質生料:重點講優質生料的標準及成份和配熱的適當,及生料生產過程的均化系統;
四.現代化立窯結構:主機及全部輔機,并將當今最新技術和設備結合有關內容編入書中;
五.現代化立窯熟料煅燒:重點講立窯工作原理及最新技術;
六.預加水成球:重點講影響料球質量因素,如何生產優質的小料球;
七.熱工制度穩定:重點講立窯正常和不正常情況下的煅燒操作;
八.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重點介紹塔牌集團的質量管理系統;
九.立窯自動化:重點講立窯常用各種儀表,首先實現儀表化;
十.保護、綠化、美化環境:重點講立窯收塵,除有害氣體、節約資源、能源,保護好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書共70萬字,圖和表各200多份,由于內容新、理論聯系實際、實用性強,深愛廣大立窯企業的歡迎,目前已第五次印刷。
周教授用《現代化立窯》一書作教材,在全國各地組織廠長、生產技術、管理干部學習班(有時與有關省市建材或水泥協會聯合組織),自2001年至今已組織了近20次,每次均有100多人熱情參會,參加者普遍反映受益非淺,回單位認真實施后使生產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如徐州久久水泥公司老板帶領十多名生產技術骨干參加周教授在山東煙臺組織的學習班,回單位認真按周教授講的去落實,使機立窯臺時產量由14(t/h)提高至16(t/h),熟料三天強度由29(mpa)提高至33(mpa)以上。
周教授經常應企業邀請到現場指導生產,曾受她親自指導過的企業有:北京平谷二;廣東塔牌集團;廣西河池總廠;湖南梓橋;湖北漢江;江蘇江源;浙江何家山、巨化建化;江西日江、泰和玉華;安微石山;福建玉鷺;山東德川晶峰、遠東置業;四川金相、佛光、鑫陽、溫江、九寨溝、銀河建化集團;貴州麟山、習水騰輝;新韁青松建化;甘肅白銀;河北奎山、石家莊礦山、三河靈山;遼寧凌海、興京;黑龍江連珠山等40多家水泥企業,周教授抱著一顆火熱的心竭誠為企業服務,每到企業首先深入生產第一線作全面的調查研究,摸清企業生產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出改造提高的方案,然后結合該廠的生產實際分別對全廠干部和各生產車間職工進行全面培訓,使全廠干部職工都得到明顯提高,并結合實際調整配料和配熱方案,到窯上進行具體指導,并經常組織操作經驗交流會,肯定成績指出錯誤做法,使立窯看火操作工不斷提高操作水平,產質量明顯提高后又進行總結性的講課,為鞏固成績和進一步提高打下良好基礎,通過這樣深入的技術服務后,使企業生產水平得到較大的提高,如塔牌集團¢3、2×10m機立窯產量由14、5(t/h)逐步提高到15、5(t/h)、16(t/h)、16、5(t/h),目前穩定在16、5(t/h),并能穩定生產425R硅酸鹽水泥,其董事長鐘烈華說:“周教授來一次,我們塔牌集團生產水平就提高一次。”又如最近指導的四川九寨溝和銀河建化集團熟料三天強度均提高近8(mpa)。
為更好為企業服務,周教授于2001年底創辦了“北京現代立窯新技術研究所”。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