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繼印尼之后,拉豪將徹底退出馬來西亞市場
在印度尼西亞之后,現在輪到馬來西亞了。據悉,拉法基豪瑞已簽署協議,將其持有的51%拉法基馬來西亞股權以3.9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YTL 水泥(編者注:YTL是一家在亞洲范圍內經營的建材企業,在馬來西亞、緬甸、越南、中國等地設有水泥廠)。這筆交易包含三個綜合水泥工廠和兩個粉磨廠。此外,拉豪還與YTL 水泥(新加坡)簽署協議,出售其豪瑞新加坡91%的股份。
首先介紹一下背景,拉豪2019年計劃剝離價值17億歐元資產,這應該是第二筆。這筆交易的規模與2019年2月剛剛完成的的豪瑞印尼的出售規模完全不同。豪瑞印尼的交易資產涉及到4家水泥廠、33家攪拌站和2家骨料廠。再次出售馬來西亞,延續了拉豪離開東南亞的趨勢。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此次出售的地點。所有媒體有關拉豪下一步可能出售的地方的猜測都集中在菲律賓,未經證實的潛在買方包括日本的太平洋水泥、泰國的暹城水泥等。據彭博社報道稱,菲律賓豪瑞的估值約為25億美元。隨著行業的增長,當地政府加大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加上禁止進口,拉豪似乎不太可能退出菲律賓,在沒有買方出足夠價錢或市場長期下行的情況下。
另外賣價也令人不解。根據51%股權折算后,噸售價僅有60美元,僅有拉豪印尼的1/2的價格,而拉豪印度的噸賣價看起來也很低。
圖1:2011-2016:馬來西亞水泥產能(單位:百萬噸)及產能利用率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水泥和混凝土協會
馬來西亞水泥與混凝土協會的數據顯示,產能過剩似乎再次成為罪魁禍首,2016年當地水泥行業的產能降至59%的低點。水泥生產和消費量在2015年達到頂峰,然后下降。拉法基馬來西亞的銷售收入也在逐年下降。馬來西亞水泥產能與菲律賓相當,但其人口幾乎是菲律賓的三分之一,馬來西亞相對高的人均水泥產能。另外,或許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比如債務水平、機械陳舊導致估值較低。
無論如何,這可能會讓YTL水泥在適應新市場的過程中造成障礙。考慮到此次收購可能使其在馬來西亞產能中所占比例超過50%,可能不會一帆風順。近期,馬來西亞政府宣布,拉法基馬來西亞已恢復向東海岸鐵路線供應水泥,這是一個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若該交易獲得批準并迅速通過,YTL水泥將從這一交易中受益,鞏固自己作為市場領導者的新地位。
編輯:魏瑜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