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看”天空 守護團圓
“收到,國航2742,病人50歲男性,中國籍,優先著陸,備降首都。”一陣急促的鈴聲過后,響起沉著冷靜的應答,終端管制三室帶班主任張崇手上的動作和口中的指令短促而有力,迅速傳遞給各席位上的管制員。
1月21日,記者來到民航華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北京終端管制中心終端管制室(簡稱北京終端管制室)內,探訪空中交通管制員春運服務保障工作中的平凡一天。現場氛圍緊張,絲毫感覺不到第二天就要過小年了。
張崇(后)正在春運保障現場巡視。
一年保障84萬余架次航班安全起降
說到空中交通管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飛機在地面的調度。但實際上,在飛機航程的不同階段都需要多種類型管制員的共同協作,張崇和班組面對的是比“城市道路”更復雜多變的“路況”。“飛機起飛后10分鐘、落地前8分鐘是事故高發期。”張崇說。
北京終端管制室的管制員們負責指揮調配北京終端區域,包括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在內的航班起降與飛行路徑,實時監控飛機狀態,并與各方協調溝通、處置特殊情況。簡單來說,就是處于北京區域上空的航班,乘客未解除安全帶期間航段都由他們負責。據了解,去年北京終端管制室共保障各類飛行84萬余架次,環比增長11.7%,保障首都機場航班正常率86%、大興機場航班正常率91%。
“終端職責范圍內空域單位面積內的飛機多,特情處理也多。”張崇說,“隨著春運期間航班量上漲、單小時流量增加,管制員同一時間需要‘照看’的飛機數量也隨之變多,如果這時再來個特情,需要顧及的方面就會更多,壓力更大。”
肩膀上扛的是航空安全
14時01分,北京終端管制室突然接到區調三室來電,原計劃由沈陽桃仙國際機場飛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國航CA2742航班,因旅客突發心臟病,需要備降首都機場。
了解情況后,張崇沉著冷靜,首先核實患者國籍、性別、狀態、是否需要救護車等情況,并第一時間把信息傳遞給塔臺管制室主管,通知塔臺管制員做好準備,同時整體規劃此架飛機的飛行路徑,爭取用最短的飛行路徑調度航班飛往首都機場。管制員既要根據飛機下降率設計下降路徑,還要協調周邊有影響的航空器避讓,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這需要利用豐富的經驗在極短時間內作出正確決定。
張崇很快發現,這架飛機的下降率只有900FPM(每分鐘英尺),而正常特情飛機的下降率在2000FPM以上。結合病人信息,他考慮到是因為飛行員判斷此患者不適宜高度下降過快而執行的操作。
14時11分,國航CA2742航班在北京終端區域內僅飛行10分鐘,便順利降落首都機場,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我們管制員跟飛行員是一對兒搭子,主要的職責就是做決定,而且是替別人做決定。我們肩膀上扛的是航空安全和旅客的生命。”張崇說。
連續14年不能回家過年
“我的記憶里有一個做空軍管制員的舅舅,但因為他過年一直回不了家,所以從來沒見過。”張崇說道,“今年是我連續第14年不能回家過年,我的外甥們也大概不記得我了。”
北京終端區整體流量在春運開啟后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春運首周日均流量為2408架次,較春運前日均流量上浮約4%;根據預測,1月28日除夕預計保障航班2543架次。
“以前大年三十晚上基本都沒有飛機,但這幾年可能是因為人們的過年方式發生了改變,除夕夜需要保障的航班量還是很大的,我們管制員每次都是到凌晨才能下班。”張崇說。
今年是北京終端管制室管制員姜宇奧走上管制員崗位的第4年,也是沒能回家過年的第4年,但她卻不覺得苦惱:“前兩年除夕我都在值班,父母就直接來北京陪我過年了,工作結束回到家就是父母熱好的飯菜,一家人團團圓圓,有父母在身邊,不管多晚,都是好年!”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