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建造丨幸福林帶的人間煙火
1月21日,由中國建筑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聯合制作的紀錄片《大國建造》第四季《城市脈動》開播。這是國內首次以專題紀錄片的形式深層次聚焦“城市地下生命線”。紀錄片將鏡頭對準“城市地下生命線”,聚焦一個個“深藏不露”的工程,從城市更新、產業圖新、脈動向新三個層面,真實記錄我國城市發展“既重地上、又重地下”,生動呈現“里子”工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在陜西西安,幸福路上的幸福林帶,蝶變新生、煥發生機,正在演繹著幸福路上的幸福,守護著溫暖的人間煙火。今天,藍寶帶您去看一看,這座匯聚市政智慧、生態韻味與民生溫度的綠色樂園上的精彩故事。
我們的生活與城市運行一起脈動
在西安的幸福路上,坐落著一條全長5.85公里,東西寬210米,占地1843畝的幸福林帶工程。幸福林帶由中建絲路(西北區域總部)投資建設運營、中建西北院、中建市政西北院規劃設計,中建一局、中建三局、中建五局、中建六局、中建八局、中建裝飾、中建安裝、中建西部建設等參建,含林帶地上景觀、地下空間、綜合管廊、地鐵配套和市政道路等5項建設內容,是集市政、生態和民生于一體的綜合工程。
幸福林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工程、全國最大的城市景觀林帶項目、全國城市更新典范工程、西安重大市政工程、生態工程和民生工程,承載著無數設計師和建設者的心血與智慧,被稱為“絲路上的城市綠洲”。
幸福林帶的淵源,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1953年,“一五”計劃期間,蘇聯援建的重點項目有6個落戶西安東郊,這里被確定為軍工廠工業區,配套規劃職工生活區,兩個區域中間設置防護隔離帶名為“幸福林帶”,但因歷史原因,項目一直未能實施。歲月滄桑一甲子,更新林帶、發掘城東潛力的夢想,一直縈繞在西安人心中。
幸福林帶所在的區域,棚戶林立、產業單一陳舊,發展動力不足;缺乏城市綠地,生態環境急需改善;私搭亂建,“馬路拉鏈”和“空中蜘蛛網”等問題嚴重,城市形象較差,城市更新迫在眉睫。
幸福林帶項目作為中建集團與西安市合作實施的城市項目,堅持策劃先行、規劃引領、片區統籌、用戶導向、市場邏輯、運營思維、價值轉化和資管賦能,為新時代城市更新提供了寶貴經驗。
綠地之下,市政管線的遷改不斷在進行。為打造安全、韌性、智慧城市,幸福林帶統籌建設地上景觀、地下空間、綜合管廊、地鐵配套、市政道路五大業態,高效集約利用92萬平方米地下空間資源,減少占用土地2200畝;融入海綿城市理念,以先進的雨水管理,增強城市韌性;沿線建設地下綜合管廊12.3公里,收納給水、再生水、電力、通信、天然氣、熱力六類管線,解決“馬路拉鏈”和“空中蜘蛛網”問題,守護城市生命線安全。
地面之上,這個全國最大的城市景觀林帶,75.6萬平方米的城市綠廊,將陽光空氣引入地下。項目集綠地、安居、商業、文娛、康體、觀光等于一身,構建了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引領了高品質城市中央公園的全新標準。這座匯聚市政智慧、生態韻味與民生溫度的綠色樂園,將給這片區域土地不斷地帶來生機與活力。
長期以來,中國建筑堅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聚焦解決城市“空間、規模、產業”?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借鑒、可復制、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方案,建立了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讓夢想照進了現實,不斷擦亮群眾生活幸福底色。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