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一周情況綜述(10.29-11.02)
冬季儲煤或助力焦炭價格繼續上漲
焦炭主力合約1301合約自9月低點1288元反彈至1550元左右,上漲幅度近20%。安全檢查和冬儲因素減少焦煤供給。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也扭轉了環比連續下降趨勢,煤炭和鋼材價格分別連續6周和4周回升。國內經濟基本面相對向好。
進入四季度又是傳統的冬儲季節,煤炭運力緊張狀況將成為常態。今年7月份后,焦炭港口庫存自上半年的高位均有所回落。下游方面,受今年行情影響,鋼廠2012年效益也處于虧損邊緣。
煤炭價格緩慢攀升 煤炭需求遇冷限時煤炭后市回暖
10月下旬漸入冬季儲煤時節。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經濟預期指標開始出現回暖,經濟增長初現企穩跡象。總體看,煤炭的價格還處低位,上游企業庫存仍然很高。隨著冬季來臨用電需求漸入旺季,經濟運行已經由前期下行態勢至觸底回升。
目前煤炭市場淡季特征明顯,導致本次煤炭價格下降的因素仍在壓制后期煤價走勢。煤炭的需求仍然偏淡,澳大利亞動力煤價格周指數探至新低:80美元。進口低價煤炭不斷搶占我國動力煤需求最旺的東南沿海市場,進而制約國內煤炭價格。
發改委:前三季度煤炭供需總體寬松
發改委網站10月29日消息,今年前三季度,煤炭生產、運輸、消費增幅回落,庫存上升,價格下降,市場由年初的基本平衡轉向總體寬松。
據有關方面數據,1~9月,煤炭生產平穩增長,鐵路煤炭發運16.8億噸,同比下降0.1%;主要港口煤炭發運4.6億噸,下降6.4%。煤炭凈進口1.96億噸,增長42.9%。煤炭消費增幅明顯回落,其中火電行業耗煤回落12.3個百分點。
煤化工技術薄弱警惕西部煤化工競相投資
西部地區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是當地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抓手。可是,當前我國煤化工企業整體技術水平并不高,可以選擇的技術路線也很少,煤炭能夠轉化的產品數量也就很少,這必然導致產能過剩局面的出現。
除了盲目性外,煤化工投資競賽的另一大風險是對當地自然環境約束的有意或無意的忽視。西部地區應當避免急躁情緒,跳出傳統的發展思維模式,在選擇具體的產品和技術時加以甄別,適當控制規模,發展具備較強盈利能力的品種。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當地經濟活力和產業競爭力。
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