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大企業要發揮在行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
中國水泥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今日在京召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和名譽會長張人為,國資委行業協會辦公室主任張濤,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書記孫向遠,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徐永模,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秘書長張東壯,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苗治民、國家工信部產業政策司處長袁克蘭、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劉明等領導出席會議。會上,劉明做了主題為《大企業要發揮在行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的報告,以下為報告全文: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劉明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水泥協會第七屆委員代表大會。首先我謹代表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地祝賀!
水泥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近年來,我國水泥產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產量持續增長,質量不斷提高,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水泥協會作為水泥企業、科研、設計、建設等眾多單位共同組成的行業性組織,在積極貫徹國家產業發展方針政策,提供政府決策支持,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橋梁紐帶作用,開展行業調查研究,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為水泥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值此金秋時節,水泥行業新老朋友再次齊聚一起,共商協會“轉型創新發展,引領服務交流”,這是協會的盛事,也是行業的大事。中心希望協會工作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也借此機會,對水泥協會多年來為我們提供的工作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
“十一五”期間,水泥產業在結構調整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比重已達到90%,低溫余熱發電等節能減排技術廣泛運用,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不斷加快,生產力布局日益優化,行業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已步入國際先進行列。在驕傲與自豪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水泥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一方面是產能總量過剩嚴重。截至2011年底,全國水泥(含粉磨站)產能已達到29億噸。按照預測,“十二五”末我國水泥需求量僅為22億噸左右,在淘汰掉所有的不符合產業政策的3億噸落后產能后,現有產能已經滿足市場需求。但目前水泥(不含粉磨站)還有在建產能約4.5億噸,建成后產能總量將達到33.5億噸,供求失衡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是產業結構優化不足。產業鏈短,向上下游延伸不夠;技術研發投入較少;落后產能仍占有一定比重,資源能源使用效率還有待提高,節能減排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企業過多過散,產業集中度低;部分地區產能過于集中;企業國際化程度不高等等。在目前市場需求放緩、企業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下,行業效益不斷下滑。今年上半年,水泥產品平均價格同比下降7.2%;規模以上水泥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51.4%;截至8月底,全國330多加水泥企業(包括粉磨企業)停產,涉及產能9000多萬噸。行業發展形勢嚴峻。
當前,國內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較多,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從外部環境看,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現,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隨著資源、能源、環境約束的不斷增強,水泥行業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日益凸顯。
加快結構調整,需要政府、協會、行業、企業、社會各方面的努力。其中,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理所當然的成為促進產業結構調轉方式的主體,政府調控、協會引導、行業發展的目標能否實現,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企業的具體行動上,特別是作為行業發展的“領頭羊”的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更是重大,大企業是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的重要力量;大企業的技術進步、技術路徑、戰略轉型、管理提升能夠對產業發展起到巨大輻射作用和引領作用;大企業能夠承擔對產業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技術研究和項目建設;大企業的規模效應能夠實現對資源的有效配置;大企業發起的兼并重組也是結構調整的有效助推器。水泥產業的發展歷程,充分見證了這一點,無論是水泥產業的技術結構調整的深化,還是組織結構的優化;無論是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良性競爭,還是“走出去”,在國際水泥裝備出口和水泥工程總承包中占據主導地位,水泥大型企業集團做出了重大貢獻。
近年來,水泥產業集中度有了一定提升,前10家大型企業集團的熟料產能已近50%,大企業集團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經濟效益,都上了新臺階,對行業的影響力也逐步加大。大企業有能力、也需要在產業機構調整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是要自覺控制產能總量。要帶頭執行國家嚴控水泥新增產能的產業政策,不靠新建生產線擴大產能規模。可淘汰早期建設的指標不先進、裝備水平低、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生產線,在產能不增或者減少的情況下,依法依規建設先進的生產線,減少能源消費總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促進產業升級。
二是要積極推動技術進步。要加大研發投入,注重培養技術人才,開發出更多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成為技術創新的引領者。要積極參與行業實施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工藝、產品的研發攻關。
三是要主動促進節能減排。要圍繞資源綜合利用,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加快現有生產線的脫硫脫硝、余熱利用以及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等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優化存量產能,提高資源能源使用效率和效益,提升環境質量。
四是要不斷提升競爭力。要合理組織與整合內部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信息化。自動化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應用,促進智能化集成與提升。著力延伸產業鏈,改善產品結構,注重與上下游產業的聯合,通過產業集群建設推動大中小企業之間的分工合作和產業升級。堅持市場化運作,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上作出表率,促使缺乏競爭力的產能加速退出市場。
五是要更好發揮在產業集中度提升中的作用。通過合并、股權收購、資產收購、資產置換、債務重組等多種形式,實施企業間的聯合重組,促進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使先進技術、經營管理理念、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影響進入聯合重組的眾多中小企業、發揮整合效應。
六是要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積累國際市場運作經驗,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在更大的舞臺上施展拳腳。
發揮大企業在行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需要大企業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協會等各方面給予更多的引導和支持。我們產業司長期以來,與委內有關司局一起,在政策導向、項目核準、資金支持、企業融資、境內外并購重組等各方面,都注重發揮大企業的示范和引領作用,我們也將繼續與有關部門一起,努力為大企業發揮在行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營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同志們,朋友們,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今天的會議必將為水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將引領水泥產業在更高的層級上又好又快的發展。
謝謝大家!
二零一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編輯:hongwen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