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贊云南省設立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專項資金
4月30日云南省工信廳公示了“2019年云南省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專項資金獎勵資金擬安排計劃”。公示顯示,共有6條回轉窯生產線淘汰,計256.8萬噸產能,并安排獎勵資金1284萬元。在6條生產線中,有5條為限制類生產線,1條為允許類生產線。淘汰力度不小,在化解產能過剩上真給力。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在2017年4月下發《關于嚴格落實產能置換著力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文件。嚴格水泥項目產能置換政策,妥善處理云南省水泥行業在建項目,著力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水泥熟料去產能1000萬噸以上。除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和依法依規退出產能外,在退出產能方面明確提出,引導主動退出產能和聯合重組退出產能。為鼓勵主動退出產能。在保障措施中明確要“實施獎勵支持”。
《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統籌省財政預算內每年安排的2000萬元淘汰落后產能資金,以及按照企業自愿和“誰受益,誰付費”原則由需要產能指標的建設項目企業自愿支付的資金,共同設立省級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專項資金,支持和激勵落后產能、過剩產能和不具備競爭力的產能退出。獎勵標準按照每退出1噸水泥熟料過剩產能獎勵15元實施,其中,省財政獎勵5元,需要產能指標的企業承擔10元。退出的產能指標須交由省級部門統籌。
同年9月,云南省工信廳和財政廳聯合下發《云南省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專項資金由省級財政預算內每年安排的獎勵資金,以及由需要產能指標的建設項目企業自愿支付給淘汰退出產能企業的補償資金兩部分組成。獎勵資金專項用于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相關支出,重點用于激勵支持水泥落后、過剩和不具備競爭力的產能淘汰退出,不得挪用、擠占或用于平衡地方財力;補償資金由獲得產能指標的建設項目企業直接支付給出讓產能指標的淘汰退出產能企業。
按《管理辦法》制定的水泥熟料淘汰退出產能獎勵補償標準,對過剩產能,2016年至2020年底前淘汰退出的每噸獎勵補償15元,其中,省級財政每噸獎勵5元,獲得產能指標的建設項目企業每噸補償10元。
此次獎勵資金即為省級財政對退出的產能每噸獎勵的5元。這部分退出產能將列入(省)產能置換方案。獲得產能指標的建設項目企業還需直接支付給出讓產能指標的淘汰退出產能企業每噸補償10元的補償資金,即還可獲得2568萬元。
此次退出產能的6條生產線總計可獲得由獎勵資金+補償資金兩部分組成化解產能過剩專項資金3852萬元。
國辦34號文件中明確提出,探索由大型骨干水泥企業和平板玻璃企業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聯合設立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專門用于獎補主動退出的產能。工信部原材料司在解讀34號文件時指出,(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具體收費標準和資金管理辦法由各省級政府指導當地企業制定。
云南省設立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專項資金把國辦34號文件要求各省設立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支持和激勵落后產能、過剩產能和不具備競爭力的產能退出的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云南省并沒為所謂行業要有(“可觀”)利潤才有條件建立專項資金所動,或只停留在從文件到文件上。云南省“按規矩辦”,認真貫徹國務院文件,應該大贊一個。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