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華東水泥價格暴漲背后推手
“杭州地區的水泥價格這周又漲了。”華東地區一位水泥經銷商向記者報料,“這已是杭州地區第三次上調水泥報價。”記者注意到,今年9、10月以來,水泥價格一路上漲。在產能整體過剩、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為何會出現水泥漲價的奇景?
“主要還是華東地區協同力量比較強大。”上述經銷商坦言。
不懼產能過剩
華東華南水泥價暴漲
9月以來,每天不斷變動的華東水泥掛牌價,讓經銷商瞠目結舌。“一般來說,每噸漲20元就算很大的變化,現在每噸居然能漲60元、甚至80元。”上述經銷商稱。
杭州水泥市場的報價,短短一個半月已經歷三次大幅上漲。記者發現,9月1日,杭州市場上,水泥、熟料價格同時上調20元/噸,10月8日再次上調20元/噸;就在市場認為漲到位的時候,本周杭州水泥行情再次高漲,價格漲幅達到30元/噸。
“短期內每噸上漲這么多,在華東市場上并不多見。”上述經銷商告訴記者,“合肥地區的漲幅最明顯,一周高達7.4%,其次是南京,有7.3%。”
“華東、華南地區是生產大戶,根據2011年水泥產量數據,兩個區域的水泥產量占到全國的42.7%。9月份以來,兩地同時大幅上漲,出乎市場意料之外。”昨日,卓創水泥分析師盧寧告訴記者。
確實,這樣的漲價在目前過剩的水泥市場上顯得難以理解。盧寧表示,工信部2010年發布《水泥行業準入條件》要求: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產能超過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原則上應停止核準新建擴大水泥(熟料)產能生產線項目,新建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必須嚴格按照“等量或減量淘汰”的原則執行。
人均0.9噸由此成為產能過剩的分界線。而根據2011年數據推算,2011年全國人均熟料占有量在1.08噸,超過這一“紅線”。
巨頭把持供給端
“卡特爾”式協同為保價
水泥價格暴漲的底氣究竟在哪里?
記者注意到,水泥價格上漲讓業內大佬日子舒坦起來,例如華東地區巨擘海螺水泥。公司證券部人人員昨日告訴記者,“水泥產量一直是過剩的,但由于四季度是旺季,而且需求寬松了,價格自然會漲。”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屬“旺季”的去年四季度,水泥價格卻在下跌。上述經銷商向記者透露個中原委,“水泥的價格非常特別,不光與市場有關,更多還受企業‘協同因素’的影響。”
“協同就是說,水泥的價格受到一些大戶的影響。”盧寧解釋說,比如蘇南地區就是海螺水泥、南方水泥、天山水泥、金峰水泥、盤固水泥這些企業進行協同。“協同一直是行業內的規則,在水泥價格大跌的時候,大家集體限產以求保價。”
上述經銷商進一步指出,“這次價格上調,很大程度上還是與大家協同有關,是水泥生產大戶集體同意調高價格,如果再打壓大家都賺不到錢。需求并不是主要原因。”
水泥行業某資深專家也坦言,雖然政策面有松動,市場有寬松的需求,但這輪上漲確實不是需求拉動,還是供給受到控制。
惡性競爭吃虧在前
水泥長期走勢仍看需求
記者獲悉,蘇南水泥同盟已開會,水泥生產大戶碰面就價格走勢做進一步協商。
“今年4月份水泥價格大跌,就是由于協同沒有做好,大家之后都吃虧不少。”華東地區一家水泥生產商透露。
記者注意到,本來4月是上半年旺季的開始,但從今年4月到8月間,因需求啟動緩慢,廠家對未來預期悲觀,水泥生產競爭加劇,各地水泥的價格降幅超過了2005年、2008年。
“南京市場是比較典型的,南京是今年1月至8月省會城市水泥價格跌幅榜的前三甲。”上述經銷商提供的數據顯示,3月底南京地區水泥的市場價在350元/噸,到6月底價格掉到270元/噸,到了8月底只有240元/噸。
“南京市場反映了安徽沿江流域和蘇南市場的綜合變化。2011年年底的時候,南京市場的價格還有400元/噸。”卓創盧寧證實,“協同沒做好,確實給廠商也帶來巨大打擊。而這次加強協同力量,大家集體同意上漲價格,最大的動力還是來自于企業對利潤追逐,以及為明年市場奠定基礎。畢竟,明年一季度是傳統淡季,價格肯定要走低。”
不過,如果需求不放大,光依靠協同勢力加強,仍然不能足以支撐水泥價格長期上漲。
水泥價格的未來走勢,要看今年價格能不能穩住,如果靠控制供給穩住了價格,那么明年的上漲應該靠需求放大、供給配合。
編輯:yangq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