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再議保證安全生產設計先行
國慶節后接連發生兩起水泥企業安全事故。一起是10月12日黑龍江安達水泥發生一起設備檢修安全事故,兩人遇難。另一起是10月13日南京江南-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兩名工人在水泥庫作業時發生事故,經搶救無效死亡。行業內接連不斷發生安全事故,足以讓行業內全體同仁們震驚。
進入設備內部檢修和水泥庫作業存在危險因素,可屬危險作業。按《安全生產法》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操作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教育和督促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向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這兩起事故雖正待事故調查組對事故調查和做出處理,但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從源頭上有效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我們不應該在出了事故后,重視安全生產程度熱一下,甚至在形式上搞點轟轟烈烈。
去年12月19日本網發表《保證安全生產設計先行》的文章,提出了“很多安全事故發生后,往往從操作上找原因,很少從設計上作詳盡的分析。而事實上只有從根本上杜絕事故發生的‘可能’,在實際運行中才能有安全事故發生的‘不可能’”。并也舉了水泥企業清庫作業例子。常會發生清庫作業中操作工被埋的安全事故。并也指出,在事故發生后,往往會把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導向”操作。卻沒有看到過設計單位有哪怕只是一丁點兒的“反省”。話是說得重了些,但確是實話。
如果說我們的設計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那就應該在安全生產方面也“響當當”,做到像拉法基的安全理念一樣,說到安全,唯一可以接受的數字就是零——零事故和零職業病,達到這一目標對拉法基創造輝煌至關重要。
“零”必須從設計開始,之后,才是企業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這兩起事故從設計上是可以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的。尤其是安達水泥發生的事故,只要在電閘操縱之處設計個可鎖定裝置這么簡單的事就行。后一起則需要設計人員深入現場,動點腦子,用較為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克服清理中對清理工人存在的危險因素,從而實現水泥庫作業“零”事故。
“三不放過”安全事故處理原則應該落到實處,衡量是否真正“三不放過”檢驗標準只有一個,即不再發生同類事故。這也應該成為衡量安全生產主管部門監督工作是否做到位的一條“金”標準。
編輯:fangyt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