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管理信息系統要抓住為管理服務的主線
《中國水泥網》刊載了葛洲壩集團的文章“葛洲壩水泥:邂逅商業智能 提升管理高度”。文章是采訪集團水泥分公司總會計師王一淮在建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時的決心和心得體會以及系統在企業發展中產生的巨大影響和取得的效果。由于王一淮是信息化系統的牽頭人,其來自一線的觀點很有借鑒意義,值得企業管理者拜讀。
企業建立管理信息系統是為管理服務的,不是花架子。只有當系統成為企業管理不可缺失內容時,才能體現其強大的功能和獲得實際效果。如果只是為趕時髦,成為展示工具時,則系統與管理永遠是兩張皮。
系統建立或升級,其基礎是要對現有管理進行規范。王總說到一個細節,葛洲壩水泥分公司財務部工作人員僅用了半天時間就將需求梳理了出來。事實上,明確知道自己要什么。從這一細節可看出,公司財務管理本很規范,需要什么信息,對信息需要進行如何加工都很明白。即對領導究竟想看什么指標,財務部員工心里十分清楚。這些分析內容都是領導平時關注的指標。過去在手工作業時或系統處在較低水平時,還存在著大量繁瑣的重復勞動,且對決策起的輔助作用甚微。現在通過計算機、通訊手段實現對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儲、傳輸、維護和使用環節提升,從而使葛洲壩水泥分公司的業務分析能力、風險預測能力和科學決策水平邁入了更高階段。
建立或升級管理信息系統會遇到傳統習慣勢力的頑強抵抗,推行會存在不小的阻力。葛洲壩水泥在這方面的“主動出擊改變管理思維”經驗值得關注。王總說,像我們這樣的老國有企業,常年形成了一套固定流程,如果等管理思維轉型之后,再去做決策支持,或商業智能系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還說,下定決心要先上決策支持系統,以這個系統來促進管理升級。所以如有了一定的基礎,不去提升,則永遠前進不了。葛洲壩水泥“將系統建設起來,以這個系統來促進管理升級才是比較有效的方法”的做法對其他企業也是很好的啟示。
系統的功能設置或拓展也要實用,也就是系統要成為對管理者是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使管理者在工作中離不開系統的支持。王總認為,信息化系統要符合企業業務的實際情況,否則沒有意義。從葛洲壩水泥系統涵蓋了領導桌面、財務主題、銷售主題、庫存主題、成本分析、行業對標分析等方面,加上其分析的維度也較為廣泛,涉及集團、分公司、時間、產品和材料等功能看,很實用。如《總裁桌面》直觀展示了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產量、銷售量和銷售單價,以及各個月度的應收賬款和預算指標完成情況。還可以通過選擇不同公司的不同年度查看相應指標值,或穿透到該公司的明細數據查看詳細信息,從而對集團的決策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而在《成本分析》上,在熟料總產量、單位電耗、單位煤耗等主題上點擊就可以穿透到具體的月份趨勢以及所在公司的分布情況。這樣一來,就把公司所有企業都“裹”進了系統,造成成本差距的原因能清晰的展現出來,對各個分子公司的成本管理是很好的促進。
更應稱贊的是系統率先做了行業對標分析。葛洲壩水泥分公司通過自己的指標與同行業企業之間的數據進行對標分析。通過對標,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通過對標,對公司管理提升就有很大促進。王總在此也能自豪地說,(公司)已經可以基本掌握市場競爭局勢。
國務院剛下達《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更加注重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支持企業普及制造執行、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等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和綜合集成”。 葛洲壩水泥商業智能系統實踐使葛洲壩水泥分公司的管理者能夠實時掌握集團和各分公司的業務成果,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發展。而葛洲壩水泥在實施過程中還在不斷添加新的功能,使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發展中越來越發揮出更大的支撐作用。
葛洲壩水泥管理信息系統緊緊抓住了系統要為管理服務這一條主線,從而收獲了“提升了葛洲壩水泥分公司的業務分析能力、風險預測能力和科學決策水平”的豐碩成果,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