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業實現污染物超低排放路在何方?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環保督查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成為行業熱詞。水泥產業作為高能耗、高污染工業,更是被國家與人民密切關注,環保問題正成為水泥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
去年以來,江蘇、山東、四川、河南等地陸續發布了超低排放的標準,今年3月19日,在“2019唐山市重點行業深度治理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上更有消息指稱唐山市水泥企業需要在9月底前將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控制到不高于100mg/m3、30mg/m3、50mg/m3。水泥行業三大污染物排放指標不斷降低對水泥企業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就當下水泥企業三大污染物排放實施的具體情況,中國水泥網記者走訪了某水泥企業。據企業環保技術人員表示,隨著布袋濾料技術的不斷成熟,粉塵排放量控制方案具有很大可行性,水泥企業基本能夠達到粉塵超低排放要求,而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若要達到排放標準對企業來說依然存在一定難度。
他們認為對于硫的排放需要視情況而定。“礦山是硫的主要來源,這就決定了硫排放的區域性。對于含硫量高的區域礦山開采,水泥企業通常會采用濕法脫硫技術來達到排放標準,但對于含硫量相對少的礦山就不適用這種脫硫技術。一方面是由于硫在排放濃度不高的情況下不適宜采用此法,另一方面濕法脫硫投資成本相對較高,雖然從社會責任上來說控制硫超低排放義不容辭,但現實情況下對企業運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經濟壓力。”該負責人表示。
據他們表示,水泥企業對含硫量相對低的礦山煅燒時會采用其他某些脫硫設備,這種方法雖然能夠達到硫排放標準但對管道、窯爐等具有很強的腐蝕性,這為水泥企業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水泥企業都面臨這種進退維谷的情景,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原材料與一些輔助材料的含硫量。當下對于他們這種原材料含硫量低、要求持續性生產的企業主要采用催化還原的方式脫硫,但整體效果不明顯,新的脫硫方法還在不斷嘗試中。
對于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是這一行業普遍認為的難點。他認為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標準理論上可以實現但可持續性不高。“當下國內外影響很大的脫硝技術為SCR,目前河南宏昌已實現脫硝超低排放標準,海螺也投資8000萬開建SCR脫硝設備。SCR短期內可以實現95%的脫硝效率,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可能會出現粉塵堵塞從而造成企業停產。”該技術人員說,“況且SCR設備投資相對較大,頻繁更換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
另外,除了用SCR系統脫硝外,他表示不少企業會使用SNCR技術。然而氨水的使用雖然能夠達到氮氧化物排放標準但對于設備的腐蝕性很強,并且對大氣也造成了極大污染。針度氨逃逸問題雖然一些地方出臺了相關規定,但是氨含量檢測的技術還不成熟,標準可能流于形式。
在此背景下,中國水泥網擬定于2019年5月召開“2019中國水泥行業超潔凈排放技術交流大會”,誠邀政府主管領導、技術專家、科研單位、水泥企業、裝備服務商等共聚一堂,探討更高效,更經濟的水泥行業超低排放實施方案,推動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聯 系:柯俊
手 機:18958090092(微信同號)
電 話:0571-87260586
傳 真:0571-85871616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