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反壟斷局告誡會上對水泥行業說了什么?下一步該怎么走?
本文開始之前,首先跟小編一起回顧一下近期建材行業的壟斷事件。
2018年8月13日下午,針對衢州市市營商辦交辦及電視問政涉及的衢州混凝土行業涉嫌壟斷事宜,市場監管、發改、商務、住建等部門相關負責人碰頭協商。
隨后的調查顯示,2018年4月開始,浙江衢州市一混凝土企業牽頭起草了衢州市混凝土行業自律公約。該市全部八家預拌混凝土企業經過協商達成一致。約定從2018年5月1日起,執行市場配合機制。分別于6、7、8三個月前后召開統籌會議形成會議紀要簽字,并分別通過個人賬戶繳納保證金。主管部門在調查確認,鑒于設施企業積極配合調查,影響較小等因素,建議從輕處罰。
按上述企業上一年銷售額1%進行處罰,共計770余萬元。
陜西省延安市混凝土行業十家混凝土被舉報涉嫌價格壟斷后,有關部門深入進行調查。
經查,2018年7月10日,延安市十家混凝土企業以砂石、水泥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為由,商議聯合上漲混凝土價格。決定不同標號的混凝土每立方混凝土均上調60元,制作聲明并蓋章。在告知各自下游客戶后,簽訂價格協定,對于部分不接受者停止供貨。各標號混凝土漲價最終落實在在20-60元不等。
實施壟斷時間約一個月,有關部門調查開始結束壟斷行為。
處理意見:責令上述企業停止不法行為,按上一年全部銷售額1%處罰,約492萬元罰款。
4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在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召開了建材領域壟斷行為告誡會。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中國磚瓦工業協會,中國建材、海螺水泥、冀東水泥、華潤水泥、華新水泥、山水水泥公司等相關協會領導及企業代表參加了該告誡會。
以下是會議主要內容:
為何召開此次會議?
主要是接到媒體和相關企業舉報。特別混凝土行業聯合漲價,受到制裁,而混凝土協會舉報水泥壟斷,提到大型企業成立區域聯合銷售平臺,限制競爭行為,以及行業產品特殊屬性剛需、短腿,容易形成區域市場。
講解相關案例:
主要介紹反壟斷制裁案例,東北水泥罰款事件,以及近期混凝土和磚瓦行業三個罰款案例。
提出要求:
參會的行業協會和企業要進行自查,認真學習反壟斷法。
行業協會:是否制訂了排除競爭,進行最低限價,限制產銷量。
企業自查:是否達成壟斷協議,對產品固定價格,進行最低限價,以及限制區域銷售。是否有涉及經營者集中的行為應該申報的沒有申報。
會議目的:
行業協會和企業要自查自糾是否有涉及壟斷,自查報告先上報各省監督管理局,然后再上報國家監督管理局。
此外,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代表提出,山東水泥行業情況比較嚴重,目前發現的線索主要來源于舉報和媒體的公開的報道。出現了劃分市場、價格壟斷,甚至一些平臺成立了價格審計委員會。
接下來將按照本次會議的部署,山東將對省內的各種情況進行盤查。根據山東發現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和落實。
第二,組織好山東行業協會和大的水泥企業做好自查自糾工作,制定詳細方案。
第三,我們將根據自查的情況和線索,結合會前已經發生的線索,依法進行調查。對于自查自糾期間,未能及時申報的事情,進行嚴肅處理。同時與協會一起幫助企業做好合規審查工作,促進建材行業依法經營。不少企業這方面的意識還比較差。
會議上還提到,媒體報道的大型水泥企業成立區域聯合平臺,這屬于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所以受到關注。建材基本特點,剛需,短腿,容易形成區域市場。
2015年“三去一降一補”被提出,水泥去產能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經過幾年水泥產量穩中有升,市場供求關系趨于緊張,價格在不斷上漲。水泥價格因素并沒有產生根本性的變化,供求關系、質量和服務等基本保持不變,但是價格卻大幅度上漲。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