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砂石行業多“黑社會”?暴利、門檻低是其存在的土壤
“村官”吃定攪拌站,某混凝土公司連年被“薅羊毛”;海南史上最大黑社會團伙被端,橫跨水泥、混凝土、砂石、運輸等行業;盜采河砂收保護費,“采砂協會”原來是個黑社會;公司化運作霸占混凝土供應市場 河南民權51人涉黑案一審宣判……近日,伴隨著“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活動的深入,混凝土和采砂行業頻繁爆出黑社會介入的負面新聞。
黨中央、國務院表示,掃黑除惡能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地方政府表示要將沙石、商砼行業涉黑惡劣,與涉槍、涉毒、涉眾型經濟違法犯罪同等對待,一律嚴抓;業內人士表示,真是給行業“爭光添彩”啊。
采沙行業有多肥?是誰餐桌上的肥肉?為何沙霸、河霸、路霸斬的了草除不了根?搞砂石的全都是黑社會嗎?……想必讀者與筆者同樣滿臉問號。
存在即“合理”
3月27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廣東省清遠英德市張姓兄弟靠一條采砂船期間,采取暴力手段壟斷當地采砂行業,十年間瘋狂撈金10個億,4月18日,央視財經爆出河北保定某采沙場日賺400萬,采砂行業有多肥-----開局一條船,現金隨便吸。
再用業內人士告知筆者的數據闡述一下這塊肥肉:一條普通采砂船,只需工作20分鐘,就能采上1000立方的河砂,正常作業一天一夜,大約能抽2萬立方米的河砂,按目前每立方米40元至60元的市場價計算,非法采砂一晚就能獲利80萬元至120萬元,除去10萬元的成本,一晚怎么也能凈賺百八十萬元。
日入百萬的門檻僅僅是一條采砂船和“一雙拳頭”,業內人士強調:不管你通過什么手段,只要讓船轉起來,那錢就來了。用“馬達一響,黃金萬兩“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黑社會性質犯罪成因及控制體系研究》一書中指出,“不良需求導致犯罪市場的存在,犯罪成本的加大,促使犯罪規?;l展,這是黑社會性質犯罪形成的決定原因。”簡而言之,行業低門檻吸引了采沙者,采沙巨額的利潤吸引更多的人來采沙,極低的投入和門檻,及與之不匹配的回報率則是注入采沙者身體的多巴胺。那么,人來了,人多了,就有了“江湖”,滋生了黑社會。
種種因果關系也契合了黑格爾哲學體系里的一句話:存在即合理。
存在不合理,更不合法
上文中砂石行業黑社會的成因的存在顯然是單純的合乎事件發展的道理,但是不合乎和諧社會發展的道理,更不合法。
然而讓人痛心的是,這種公認的不合理不合法的黑社會行徑卻如野草一樣,斬得了草,除不了根,風聲一過,吹又生。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大川村的村民曾向央視記者表示,大沙河河段非法采砂者為了賺錢像瘋了一樣挖河里的沙子,他們都沒有田種了,當地執法部門則像是統一換上“失明癥”,對盜采視而不見。此處真假“失明癥”暫且不表,4月10日,廣東省紀檢委通報4起涉黑腐敗和充當“保護傘”的典型案例,其中兩起涉及河沙開采,涉案金額10個億,涉案人員包括當地水務局、公安局等多部門十余名黨政干部,這里的“保護傘”行為確實板上釘釘。
不得不承認,無論是“失明癥”還是“保護傘”,在法制不健全、行業綠色發展未受重視前,由于資源易得、監管不完善、生產工藝簡單、隨意排污、現金結算等各方面原因,砂石開采很容易受到各方勢力的覬覦和把控,甚至成為滋生利益輸送、權力尋租現象的溫床。
呼吁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重塑行業的形象。
為給砂石行業營造一個風清氣正、規范有序的發展環境,筆者也在此對砂石行業的參與者、監督者、規則制定者及相關執法部門說出自己的心聲,呼吁政府部門加強監管,關停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嚴重、侵占土地等所有非法違規采沙場;呼吁行業做好產業協同,制定更加嚴格的準入門檻,提高對建筑用砂的流通和使用標準,通過市場手段淘汰產能利用率低、利潤率低的采沙場;同時更呼吁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遵紀守法,以更高的社會責任心和行業道德心重塑砂石行業的形象。
編外話:搞砂石的不全是黑社會,還有劣勢群體
筆者還了解到一個黑白顛倒的真實存在的奇怪現象,部分遵紀守法的采沙公司,在自己正常作業范圍之內遭到當地村民暴力阻撓施工,采砂設備遭受嚴重損失。當執法部門履行職能時卻被扣上“官商勾機”“黑勢力保護傘”的帽子。
2018年6月,廣西桂林市全州縣一艘合法采砂船“突然”側翻
此類案件不是個例,誰對誰錯,孰勝孰劣,其中的因果耐人尋味。但顯然用“存在即合理”依然是解釋的清楚的。
編輯:王琲建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