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采沙高帽子:疏浚河道的名義
近日,華南環境快反項目中心接到泉交河鎮居民的投訴,反映該鎮蓮花橋邊上一家洗砂場洗砂廢水直排泉交河老河,在老河里還有采砂船在作業,致使橋下游河水水質昏黃一片,希望我們前往調查。
采砂現場全景
18日下午,調查員按導航找到了泉交河老河段的洗砂場和采砂船,站在泉交河大橋上清晰地可以看到洗砂設備的廢水未經處理直排老河,后調查員借助無人機在離洗砂場兩公里外的老河道內發現了采砂船,周邊河水昏黃不堪,采砂船邊上停著四條運砂的運沙船,還有運沙船在老河道來往穿梭。
泉交河鎮政府段已成“黃河”
泉交河老河是益陽赫山區一條重要的河道,流經岳家橋、衡龍橋、泉交河等鄉鎮。河道全長14Km,承擔著沿線16600畝面積的排澇和11000多畝農田的提灌。
采砂致使老河河水昏黃
調查員查到《“泉交河流域老河段河道疏浚及砂石開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建設單位系益陽市赫山區益泉騰飛砂石有限公司,從環評中了解到相關信息(逐步另文發布)。
宮保第至南湖段河道長6.7Km,河寬21m左右,承擔著9300畝面積的排澇和4200多畝的提灌功能。原河床高程25m,由于長期淤塞,現已達28.5m,比原來抬高了3.5m,且近兩年已發生多次洪澇災害,造成此河段周邊農田和房屋的損毀。因此,該段河道的疏浚治理工作已迫在眉睫。
沉淀池幾乎是擺設
據悉,去年11月18日,接到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的關于群眾反映赫山益泉騰飛砂石有限公司“離赫山區泉交河鎮政府僅200余米河道采砂”信訪件后,赫山區政府組織環保、水務及當地相關部門,就相關問題進行調查,經現場核實,舉報問題個別存在,但不存在違法違規采砂。
既然是疏浚項目,就應該按疏浚要求進行施工,環保設施不應該是擺設,洗砂廢水應該收集沉淀處理后排放,而不是一味的以項目名義進行直排,對裸露砂石也要及時進行覆蓋,防止揚塵四溢等。
泉交河老河道疏浚建設項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監管失職是主因!對于項目的具體數據和要求未予獲得,對毀田及相關環評與實際問題,我們將會陸續予以發布。
編輯:王琲建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