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劉延生:助磨劑行業需要治標治本“良方”
安格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延生
助磨劑,進入中國水泥行業的時間并不長,從國外品牌獨占市場,到目前國產品牌占主導地位僅僅用了十余年的時間。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助磨劑生產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助磨劑企業有近千家之多。助磨劑之所以迅速“躥紅”,歸功于這個“小產品”為水泥企業帶來實打實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從事助磨劑行業多年的安格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延生介紹說:“安格爾與貴州一家年產100萬噸的水泥企業合作兩年,兩年時間讓企業多賺了2000萬。”水泥企業通過科學合理地使用助磨劑,不僅可以改善水泥粉磨工藝、提高粉磨效率,而且還可增進水泥強度、改善水泥性能,從而降低生產成本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此外,助磨劑在二氧化碳減排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也逐步被廣大水泥企業認可。劉延生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以中國年產水泥20億噸計算,其中70%為復合硅酸鹽水泥,實踐證明,使用助磨劑每生產1噸復合硅酸鹽水泥減少5%的熟料用量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僅此一項一年就可以減少7000萬噸的熟料。而生產一噸熟料將產生一噸的二氧化碳,這意味著,單單使用助磨劑這一項,水泥行業每年就可以減排二氧化碳7000萬噸,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雖然助磨劑的作用已被認可,但是還有一些水泥企業拒絕使用助磨劑,其中不乏大企業集團,這是為什么?同時,也有部分使用水泥助磨劑的企業透出“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困擾,問題出在哪里呢?對此,劉延生給了我們一些解釋。[Page]
安格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延生
扣款,傷了誰?
當前有相當一個數量的水泥助磨劑企業在向水泥廠送小樣和大磨試驗樣時開“小灶”,即以其目前所掌握的水泥助磨劑的最優配方生產小樣和大樣。低價中標后,因質高價低無法實現利潤,那就在正常供貨時刻意以劣充優,這一現象相當普遍。鑒于這種情況,助磨劑企業與水泥企業簽訂購銷合同時都會約定回款時間及考核辦法,一般的情況是壓批結款或是按月、按季度結款。同時,合同中還會對相關的指標做出具體規定,當檢測結果達不到時,就會對助磨劑企業進行扣款。
對于這樣的合同,記者提出疑問,水泥指標出現問題真的只是助磨劑的原因嗎?劉延生坦言,事實上,熟料強度的波動、計量設備的誤差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最終產品達不到合同約定的指標,但是,水泥企業采取扣款的方式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不得已而為之。
水泥企業通過小磨實驗、大磨實驗慎重選擇自己的助磨劑供應商,然而,由于助磨劑的效果(特別是水泥3天、28天強度)無法即時監測,在正式投入使用后,如果出現問題,就會造成較大的損失,水泥企業對此頗為傷神,而且眼下也沒有最好的解決方案。劉延生介紹說,對于使用助磨劑的水泥企業而言,評定助磨劑效果,一般考察的是水泥的28天強度或者更長時間的與混凝土外加劑的適應性,這個過程是漫長的。這意味著一旦助磨劑存在問題,之前至少一個月的水泥產品都存在問題,損失很大。目前尚沒有有效的方式解決檢測結果的滯后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水泥企業才不得不采取延期付款的方式來保證自身的利益。
劉延生介紹說,曾有一家助磨劑企業因沒有達標,被水泥企業扣款60%。水泥出現問題,受傷的其實不僅僅是水泥企業,助磨劑企業的損失也同樣嚴重。生意場上,合作雙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么如何才能實現“共贏”呢?[Page]
安格爾科研中心透視圖
治標:助磨劑企業的“良心”,水泥企業的“精明”
在采訪的過程中,劉延生給記者出具了安格爾的回款單,上面的扣款為0。劉延生對此自豪地表示,扣款為0,這是合作雙方都愿意看到的,是雙贏的結果。“安格爾的產品是最好的,在過去的合作中,我的合作伙伴從沒有對安格爾的產品產生過質疑。如果說有意見,那就是可不可以再便宜些”,劉延生笑稱。
他坦言,雙贏的結果是要靠助磨劑企業的“良心”和水泥企業的“精明”,二者缺一不可。
“良心”,即助磨劑企業要為水泥企業提供好的產品,絕不能見利忘義,用假冒偽劣、偷工減料去欺騙水泥企業。
“精明”,即水泥企業在選擇助磨劑時要更看重“性價比”,不能以價格論取舍。
“安格爾的產品沒有小樣,如果真的需要,從成品桶中放出來的就是小樣”,劉延生表示。我們知道,水泥企業在招標時,會讓助磨劑企業提供產品小樣進行試驗,一些企業為可以得到更好的實驗結果,加重中標砝碼,特別配置小樣。而安格爾卻從不這樣,劉延生堅持的就是保證產品的始終如一。
據了解,安格爾生產助磨劑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三乙醇胺全部來自美國陶氏和臺灣東聯,因為劉延生堅持高品質原料是優質產品的保障,所以即使價格高些,安格爾也不另尋原料供應商。也是因為這種堅持,安格爾的產品品質一流,價格也同樣不低。“今年我們的利潤不高,已經接近成本線,但即使這樣我們還是要堅持用好的原料,生產好的產品,老老實實的辦廠”,劉延生表示。
事實上,老實人有時會吃些虧。因為劉延生的堅持,安格爾的產品價格會高些,雖然每次參加招標試驗,安格爾的結果都優于其他供應商,但還是會失去一些機會。劉延生有時也困惑,合同中簽訂的“高品質低價格”的產品,真的和試驗中相同嗎?實際上,一些水泥企業是吃過虧的,雖然以扣款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劣質”的問題,但卻不是“良策”。劉延生強調,水泥企業選擇助磨劑,應看重產品的性價比,也就是投入一塊錢能給企業帶來多少利潤。
雖然老實人有時會吃虧,但老實人也得到了很多認可和好朋友。安格爾一合作伙伴因為兼并重組進入了大集團,和安格爾中斷了合作,可是這家企業卻介紹新的企業給安格爾,因為他相信安格爾的產品可以為自己的朋友帶來效益。某臺資企業也堅持只選最好,認準了劉延生這個老實人……[Page]
安格爾工業園區鳥瞰圖
治本:行業的健康發展
老實人有著自己的“圈子”,但即使這樣,安格爾今年的利潤也低于往昔。不過,劉延生對自己所選擇的行業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對行業未來的發展非常樂觀。
今年國家經濟下滑,投資拉動型產業發展失去“支柱”,業績都紛紛走低,水泥行業也首當其沖,而依靠水泥行業“生存”的助磨劑產業遇冷也在所難免。“市場縮小,利潤下滑,日子難過,但是這并非壞事”,劉延生表示。
助磨劑行業是伴隨著水泥行業的大發展迅速壯大起來的,與此同時,快速擴張帶來的弊端也同時存在--企業數量過多、集中度不高、資質良莠不齊、價格戰頻發等給行業帶來了不少問題。對此,劉延生認為,助磨劑行業目前最急需要改變的是通過市場手段來凈化市場,將一些不符合資質的企業淘汰出局。而現在經濟下滑、行業觸底的大背景是行業洗牌的機會。同時,2012年3月1日,國家標準《水泥助磨劑》(GB/T26748-2011)正式實施,這是助磨劑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也將有利于行業的規范。
劉延生表示,行業十余年的發展也成就了一批優秀企業,面對未來,這些企業應更加注重技術升級,生產更優質的產品服務于水泥行業。他介紹說,在美國,助磨劑行業有兩個標準,即《水硬性水泥材料工藝外加劑標準》和《水硬性水泥材料功能外加劑標準》。對于未來的發展,劉延生認為助磨劑行業應該向美國學習,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大功能型產品的研發。
而面對目前越來越多的水泥大企業集團自己建廠生產助磨劑的情況,劉延生表示,其實這是水泥企業“受傷后”的一種做法,但這也是助磨劑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他坦言,助磨劑行業如果不改變現有發展模式,那么將會面臨“滅頂之災”,依靠大水泥企業集團發展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其實,面對未來,每個助磨劑企業都會思考著自己的發展方向。無論是強化自身還是攜手大企業,都是助磨劑行業經歷市場洗禮后逐漸走向成熟的一種體現。我們也期待行業能夠健康發展,開辟一片新的天地。
編輯:xuyt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