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礦山,可解決水泥礦山安全問題嗎?
依法嚴格新立礦業權準入,控制增量;申請新建、擴建、改建礦山項目應當符合國家有關生態保護、礦產資源規劃以及產業政策等規定;對不符合法律、法規以及國家有關規定,未經核準或者備案的項目,有關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近日,遼寧省司法廳發布《遼寧省礦山綜合治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至5月2日。
礦山建設實行核準或備案制度
《條例》提出,全省礦山建設項目實行核準或者備案制度。對不符合法律、法規以及國家有關規定,未經核準或者備案的項目,有關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
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加快企業技術、工藝和裝備改造,建設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礦山。同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嚴格新立礦業權準入,控制增量。
申請新建、擴建、改建礦山項目應當符合國家有關生態保護、礦產資源規劃以及產業政策等規定。未依法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和土地復墾義務的,未按規定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的礦業權不得延續。由于國家政策性原因關閉的合法礦山企業,省、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合理補償機制,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礦企責任對環境保護承擔主體責任
礦山企業應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推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落實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對重大事故隱患應當制定專項整改方案,明確安全防范措施,落實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應急預案,并及時整改。
《條例》規定,礦山企業應當對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恢復承擔主體責任,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山地質環境破壞的,礦山企業應當依法治理,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礦山防治污染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礦山企業,應當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固體廢物。
同時,禁止礦山企業向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及其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傾倒、堆放廢棄物的地點傾倒、堆放固體廢物。
礦山綜合治理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由有權機關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依紀依規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