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混凝土”長壽有道,是良心喪失還是法律淪陷
4月10日,廣西新聞網報道一篇題為《大橋開工7年未建成 巴馬縣政府向群眾公開道歉》的新聞。該報道稱,2012年4月開工至今未建成的大橋,備受巴馬各界關注,縣政府和巴馬鎮政府為工程久建不成向群眾公開道歉,也引起了全縣機關干部對工作作風的反思。
對于巴馬縣政府的公開道歉,當地百姓除了點贊政府的勇氣外,亦請該政府對于“黑混凝土”一事,明確道歉時間表。
公然違法違規生產近兩年
廣西巴馬永固混凝土有限公司(下稱巴馬永固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20日,該公司注冊地位于巴馬瑤族自治縣縣政府大院25棟一單元301號,生產地位于巴馬縣巴馬鎮練鄉村法美屯與安馬屯之間。
位于練鄉村的巴馬永固公司生產地。4月9日攝
如何通過規劃和環保審批?記者在法美屯走訪時了解到,巴馬永固公司生產地區域屬于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區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在此建混凝土站違反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安馬屯李隊長告訴記者,巴馬永固公司生產排放的污水流入該屯農田,導致10多畝農田無法再進行耕種。
如何通過工信局審批和發改委立項?記者調查了解到,巴馬縣已有兩家資質齊全的商品混凝土公司,年產能超過90萬立方,而巴馬現有的市場情況,年需求僅為30萬立方以下,已有的兩家公司足夠滿足產能要求。有行業公司員工告訴記者,再次建設巴馬永固公司屬于重復建設,嚴重產能過剩。
如何強行進入學校、政府辦公大樓等重點項目?記者采訪發現,由于巴馬永固公司無法滿足環保的要求,雖然通過了發改委及相關部門的審批,卻無法辦理合法的生產資質。無生產資質的巴馬永固公司竟公然違法生產,并且強行供應到移民、學校、醫院、政府辦公大樓等重點項目。巴馬某部門主要負責人說,住建局等相關主管部門對這些無質量保障的產品,并非視而不見,而是不敢執法!不敢得罪巴馬永固公司背后的“大人”。
無視媒體曝光
巴馬永固公司在政府部門眼皮底下違法生產時間竟然長達近兩年,其高調程度令人咂舌。據悉,2018年11月6日,媒體曝光《廣西河池:“黑混凝土”混入學校、醫院、扶貧搬遷項目?》。該報道稱,巴馬永固公司供應巴馬“老鄉家園”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六能安置點商砼約7.5萬方、巴馬“老鄉家園”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巴徐安置點商砼約3萬方、巴馬國際旅游區第一初級中學商砼約3.2萬方、巴馬政府大院10#樓商砼約0.8萬方、巴馬縣人民醫院內科醫技綜合樓商砼約0.6萬方、巴馬縣城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工程商砼約6.5萬方、巴馬法院業務用房項目商砼約0.12萬方。
隨后,有關部門對巴馬永固公司下達《停產通知書》,但其依舊我行我素,仍正常生產。
2018年12月28日,媒體曝光《河池“黑混凝土”調查:灌入學校和醫院》后,有關部門責令巴馬永固公司停產。但是,隨著關注度的降低,其又重新偷偷生產。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已被多次曝光、同屬河池市管轄的天峨縣華雄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仍有諸多問題:未通過環評,選址不符合規劃,周邊設施為天峨縣生態移民異地搬遷新城區、天峨縣第二初級中學、天峨縣中醫院,距離中學和中醫院直線距離約400米。目前,天峨縣第二中學已投入使用。華雄公司在未通過所有手續情況下仍然生產供應混凝土,且生產供應混凝土過程中所有運輸車輛必經之路都要從上述3個地方旁邊通過,勢必會產生各種影響。
據媒體于2018年11月20日曝光《廣西天峨“黑混凝土”變白后能“一筆勾白”?》的新聞中稱:無混凝土生產資質的華雄公司,先后向天峨縣易地扶貧搬遷一期工程B1項目提供商砼約5萬方,向天峨縣中醫院建設項目提供商砼約3.8萬方,向天峨縣高級中學6#學生宿舍樓提供商砼約0.4萬方,累計供應供商砼約9.2萬方。
業內人士表示,臨時用地卻建站無誤、產能過剩卻批復生產、無生產資質卻不愁銷路、政府部門卻似如己家、偷稅漏稅卻肆無忌憚、涉法涉罪卻逍遙法外、百姓舉報卻置若罔聞、媒體曝光卻視若無睹。令人氣憤的是,這樣的企業還能獲得住建部門批準生產,這是典型的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目無法紀!因有華雄公司被“洗白”后,所有違法違規的問題一概而白,巴馬永固公司正參照這個“變白”模式也在“洗白”當中。下一步,將聯合所有合法混凝土企業實名向紀委監察委等部門舉報,請求追究有關部門負責人的相關責任。
實力有限,目前無申請預拌混凝土資質資格
2019年1月,巴馬永固公司在巴馬縣設長村平樂屯附近征地21.3畝,轉移陣地建設攪拌站。記者在現場看到,該站直線距離還在建設的巴馬國際旅游區第一初級中學僅約200米。
位于設長村的巴馬永固公司生產地。4月9日攝
2017年12月開工建設的巴馬國際旅游區第一初級中學。4月9日攝
巴馬永固公司與巴馬國際旅游區第一初級中學直線距離約200米。4月9日攝
據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校園環境管理的暫行規定》第十五條: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學校周圍從事有毒、有害的污染(包括噪聲)環境的生產經營活動。對已經造成危害和影響的,應要求其按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規定的期限治理或搬遷。
混凝土攪拌站選址上還有行業共識:選址時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準則,盡量做到遠離居民區和學校。
一些業內人士介紹,混凝土攪拌站除了噪音和粉塵相對比較大外,還會24小時不停地作業,距離學校如此之近,將會影響學校教學和學生休息,其所產生的噪音和粉塵也不利學生健康成長。由于攪拌車為重型車輛,容易引起交通安全事故,巴馬永固公司新站在項目立項到重新選址再到環評公示,所有工作在1個月內完成了。
據《預拌商品混凝土專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要求,需要企業資產和技術設備符合資質標準。一、申請資質的企業凈資產要在2500萬元以上。二、技術裝備要符合資質申請的條件:(一)自有120 立方米/小時以上混凝土攪拌設備1臺,并具有混凝土實驗室;(二)自有混凝土運輸車輛10輛、自有混凝土輸送泵2臺。
記者調查了解到,僅以上兩條,以巴馬永固公司當前的實力遠遠無法達到申請預拌混凝土資質資格,但其已在進行攪拌車駕駛員招聘和原材料采購,已做好重新生產準備。
有知情人告訴記者,河池市已成立混預拌混凝土協會籌備小組,該協會10家企業去年銷量約90萬方,黑混凝土銷量約30多萬方,黑混凝土的重災區主要是天峨縣和巴馬縣。巴馬永固公司去年銷售黑混凝土15萬立方以上,而巴馬縣兩家合法混凝土公司加起來才售約8萬立方。學校、醫院、政府項目絕大多數都是購買巴馬永固公司生產的黑混凝土,近幾年來,巴馬發展速度快,某些官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借機撈一把。
《輿情報告》:已對河池黨委及政府公信力造成負面影響
記者獲得一份河池互聯網新聞傳播研究中心于2018年12月30日作出的《輿情報告》,該《報告》就媒體曝光《廣西河池:“黑混凝土”混入學校、醫院、扶貧搬遷項目?》作出分析。
上述《報告》分析,輿情自2018年11月6日首發至今,工信、住建局、環保局、散裝水泥辦等部門及相關縣區仍未有公開的回應,政府部門也未拿出統一意見;輿情一直呈發酵趨勢,輿論風險已對河池當地黨委及政府公信力造成負面影響;輿情內容涉及環江、巴馬、天峨及住建、環保、學校、扶貧等多縣區多部門敏感領域,如不妥善處置,仍會進一步聚集發酵。
同時,上述《報告》建議市級層面高度重視并采取行動,迅速就此次曝光問題形成專項工作組,盡快開展調查及處置工作,遏制防止負面輿情蔓延趨勢。
政府明電成一紙空文?
記者還獲得一份“河政辦電〔2019〕3號《河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對全市開展整治證照不全混凝土企業工作情況進行督查的通知》”,該《通知》由河池市政府副市長鐘洪簽批。
上述《通知》稱,根據2019年1月10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韋朝暉和副市長鐘洪召開的專題會議要求,為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縣(區)整治查處證照不全混凝土企業工作進展情況,進一步規范商品混凝土市場管理,杜絕使用證照不全混凝土企業供應的混凝土,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市人民政府決定對全市開展整治證照不全混凝土企業工作情況進行督查。
上述《通知》明確有關事項:一、開展整治證照不全混凝土企業工作情況,對證照不全混凝土企業檢查工作情況;二、督查時間定于2019年1月21日至1月25日;三、督查方式是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核查、反饋問題、情況通報。
多位有關部門官員告訴記者,以上《通知》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原來存在的多個問題至今依然存在,唯有媒體多多曝光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才能真正“掃黑”,才能將“傘”打掉!
記者梳理發現,非法混凝土公司涉嫌偷稅漏稅,且無生產技術資質、無實驗室設備、無法提供精確混凝土配合比,其提供的混凝土無質量保障,將給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種種隱患、種種擔憂、種種亂象、種種無為、種種利益、種種關系、種種違法、種種公信……正遭受著種種質疑!
河池作為國際、國內著名的“長壽之市”,近年來,各種美譽接二連三地出現在社會大眾的眼簾。但是,混凝土的“長壽”問題為何未被重視?為何出現如此荒唐的事件?對于“黑混凝土”事件的發展,記者將繼續關注。
編輯:王琲建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