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從汽車STT說到卡琳娜循環
《中國水泥網》發表文章“水泥行業‘霧里看花’卡琳娜 期待成功案例”。文章對卡琳娜循環在水泥業內反響做了評述。文章指出,(近來)使卡琳娜循環再次走入人們的視線,成為了爭議的焦點。
汽車發動機STT智能節油系統的應用也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示。STT智能節油系統是一套控制發動機啟動和停止的系統。當汽車在滿足怠速停車條件時,發動機熄火。當需要前進時,加裝的怠速起停電機能迅速響應啟動要求,快速啟動發動機,實現瞬時銜接。其效果能減少無謂油耗,從而也減少了廢氣排放量。據介紹,該項技術能使汽車在一般路況下,節約5%的燃油消耗。
STT智能節油技術早在上一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就已出現,經過了長達30年的探索、實用性考核,到2006年發動機自動啟動和停止才走上了普及之路。雖然從一輛轎車看,5%的節油量不能算大,但數量眾多的轎車加起來,可真是一筆了不得的節油賬。何況,在當前,各大中城市堵車已十分“普及”的情況下,其實際效果更加可觀。實不能以其“小”而不為之。特別是要再提高汽車發動機系統效率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采用STT智能節油技術理所當然能被汽車制造商、用戶所接受。
水泥工業余熱利用發展迅速,技術提高也很迅速。據《中國水泥網》(大連)2012第八屆余熱利用國際峰會資料,截止2011年,全國共有新型干法生產線1506條,其中可實施余熱發電2000t/d及以上生產線1144條,已實施的861條,占75%。除現已在實施的外,靜態計算還有80條可實施。除了較早實施余熱發電機組尚有一定的潛力可挖外,如再要提高余熱利用發電效率的話,只能另辟途徑。此時廢熱也就200攝氏度出頭一點,要想繼續用水作為工質,提高熱利用率有一定的難度。而據文章介紹,上海盛合總裁張高佐先生說,在水泥行業以朗肯循環為主,卡琳娜循環為輔;較高溫余熱熱源利用朗肯循環,較低溫余熱熱源采用卡琳娜循環,是能夠達到我們原先宣傳的發電量(60kWh/t和86.4kWh/t)的。
即使以60kWh計,其與當前爭取的45kWh比,提高的可不是區區5%,而是超過了30%。從此意義上,卡琳娜循環理論上有其生命力。但要能到實用境地,也將會象STT智能節油技術需走一段反復探索其實用性的路程,為此,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如果到了能實用的一天,即使以已實施861條生產線,其熟料產能為100659萬噸計的話,大賬年可節電150億度,這還真有點不能不讓人“興奮”。
文章最后稱“但或許,作為廣大的水泥企業似應該給卡琳娜循環這么一個機會,畢竟新生事物總有第一次。”這是任何新技術應用需走的路。作為上海盛合應主動與(有意技術合作)水泥企業溝通合作,將卡琳娜循環與水泥生產工藝有機結合,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有所預案和補救措施,降低水泥企業因此而可能會承擔的風險。如果試驗后取得實效,則作為水泥企業也應得到相應的利益,共享此技術推廣后的效益。唯有此,卡琳娜循環才有可能在水泥業內得到展現,有望獲得成功案例。
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