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板塊走勢分析: 行業前景看好 質優公司不多
水泥行業屬于宏觀調控中的限制類行業。2003年底開始至今年第一季度受到投資過熱的影響主要標號水泥產品的價格大幅上升,而二季度開始在一系列緊縮政策的作用下,不但水泥產量增速出現下降,而且價格也向下回調。政策性因素導致需求迅速萎縮,以致市場各方機構對投資過熱類行業紛紛看淡,但實際上水泥行業類的上市公司多數具備生產規模較大、技術水平較高的行業龍頭地位,中長線來看更主要受到相關政策的利好影響。
2003年我國水泥工業投資增長達113.4%,今年一季度則在去年高增長的基礎上再增長101.4%,投資過熱的現象確實十分明顯,但主要是地方小規模水泥企業增加所致。目前我國水泥70%多的市場份額被“小水泥”占領,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象十分嚴重。去年12月底發布的《關于防止水泥行業盲目投資加快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國家將重點支持加快發展新型干法水泥,重點支持在有資源的地方建設日產4000噸及以上規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項目,鼓勵地方和企業以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方式,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币虼?,具有較強生產能力和較高技術含量的水泥企業不僅不會受到負面影響,還會得到政策扶持。
從發展前景看,目前我國水泥99%左右內銷。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水泥消費需求5年內不會出現飽和。據預測:2010年我國水泥需求量在8.5億噸左右;2020年水泥需求量在11億噸左右;2030年水泥需求量在12.2億噸左右。今年9月上旬,中國材料科工集團和國際水泥會議組織在上海主辦的2004國際水泥論壇上透露出信息,我國的水泥產量已連續19年位居世界第一,水泥生產線的設計、研發、裝備制造、工程施工等建設工程服務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由此可見,我國的水泥行業不僅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而且已經在世界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西氣東輸、南水北調、上海世博會、奧運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都為水泥行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原本被市場看淡的水泥板塊。目前正處于理性的恢復型升勢。
從個股方面看,滬深兩市以水泥為主導產品的上市公司共有21家,今年半年報出現虧損的有4家,其中天山股份主要由于德隆系的原因虧損較為嚴重。若剔除天山股份,水泥類上市公司上半年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16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6.16%,略高于滬深兩市整體水平的0.15元和5.41%。
從股本情況看,21家公司中流通A股在1億股以上的有10家,2億股以上的有4家。一半多公司屬于小盤股,對股指的作用有限。
從業績上看,21家公司中每股收益在0.10元以上的僅有6家,在0.20元以上為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分別為0.63元和0.35元。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的有15家,增幅在50%以上的有8家,增幅最大的為華新水泥的1144.33%。凈資產收益率在5%以上的只有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福建水泥3家,分別為15.08%、9.46%、7.70%。凈資產收益率同比實現增長的有11家,增幅在50%以上的有7家,增幅最大的是巢東股份的401.12%。
從后續分配能力看,每股未分配利潤在0.50元以上的只有海螺水泥、賽馬實業、西水股份,每股資本公積金在1元以上的有11家,最高的為賽馬實業的2.32元。
總體上看,水泥行業發展態勢雖然樂觀,但相關上市公司中僅有少數公司具備績優、高成長的特征和高比例分配能力。(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