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淘汰類不淘汰還睜眼說瞎話
近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子網站刊出關于就《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公告稱,(目錄中)淘汰類主要是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對于屬淘汰類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其條目后括號內年份為淘汰期限;有淘汰計劃的條目,根據計劃進行淘汰;未標淘汰期限或淘汰計劃的條目為國家產業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在建材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中有直徑 3 米(不含)以下水泥粉磨設備(生產特種水泥除外)。
對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建材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有直徑3米以下水泥粉磨設備。《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也有如下規定,條目后括號內年份為淘汰期限;有淘汰計劃的條目,根據計劃進行淘汰;未標淘汰期限或淘汰計劃的條目為國家產業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
2011年本實施日期為2011年6月1日,也就是說從2011年6月1日起,直徑3米以下水泥粉磨設備應立即淘汰。再說的明白些,從2011年6月1日起直徑3米以下水泥粉磨設備應斷電停止運轉,實施拆除。
4月2日生態環境部網站公布了“河南省公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污染問題專項督察整改方案”。在整改方案所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任務清單中第24項為,督察進駐期間,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提供材料顯示全省落后產能“零存在”,但抽查發現,僅鄭州市中泰水泥等公司就有14 臺直徑3 米以下水泥磨機在用。整改任務清單第29項為(?。┕I和信息化部門負責的落后產能淘汰整改工作推進緩慢,落實不力。
抽查就發現14臺應在7年前淘汰的落后生產工藝裝備還在運轉,實際到底還有多少臺該淘汰的裝備還在運轉,恐也是一本糊涂賬。說糊涂一點不冤,因為在省上報材料中顯示了全省落后產能“零存在”,也就是沒有。是沒有深入調查,只根據下面上報數據一匯總就報上去了,還是知道還有,有意報了假賬?反正是說了瞎話!
督查后,鄭州市整改措施有,(1)組織開展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行動,全面排查水泥行業落后產能,澄清底子,掌握情況,不留死角。(2)根據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有關要求,依法依規限期淘汰直徑3米以下及達不到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標準的水泥粉磨設備(包括特種水泥粉磨設備)(注:這項措施嚴于征求意見稿條款),對于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予以通報、問責。(3)加強對落后產能淘汰工作的自查自糾,確保落后產能應退盡退,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督查后,省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整改措施中包含有開展淘汰水泥行業落后產能專項行動。在2018 年已依法淘汰11 家無生產許可證水泥粉磨站的基礎上,全面淘汰直徑3 米以下水泥粉磨設備。
國家發改委公告明確,(本次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修訂)順應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大力破除無效供給。
從河南省專項督察情況看,嚴格貫徹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破除無效供給并不容易,假裝的、敷衍的都有。有必要在貫徹執行《目錄》時強化問責、追責手段,真正做到破除無效供給,實現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