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水泥:葛洲壩集團:向新求智 科技攻“尖”驅動產業“強引擎”
科技創新,無疑是照亮未來的璀璨星辰。
從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到攻克“大國重器”核心關鍵技術,再到實現智能建造應用場景漸次覆蓋……“十四五”期間,葛洲壩集團深入貫徹中國能建“科技強企、創新發展”戰略,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頭號工程”,切實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大作用”,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當“四新”能建高質量發展先鋒。
筑基:打造科創生態"強磁場"
“要加快實施科技創新‘五大工程’,努力建設一批高端創新平臺,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造就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打造一批專業化建設隊伍,創建一批智能建造示范項目。”2024年4月24日,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華在葛洲壩集團科技創新大會上表示。會議發布了《強化科技管理體系 打造自立自強創新能力的建設方案》,系統部署未來三年五大科技創新重點工程,全面開創科技創新發展嶄新局面。
葛洲壩集團召開科技創新大會
以“科技創新”為頭號工程,葛洲壩集團自覺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把握科技創新作用,系統構建組織領導強、技術支撐實、創新活力足、激勵機制優的科技創新生態。
眼下,科技創新正提檔加速,在無數次“向新”的奔跑中,葛洲壩集團一手強體系,一手活機制,摸索出一條有效路徑——打造“1+2+3+N”高端研發平矩陣:由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院士工作站、3個博士后工作站、中國能建授牌研究院和各單位省級技術中心組成;
掛牌成立綠色智能建造研究院
構建高效創新聯合體:聯合高端院校、知名院所、頭部設備廠商組建12個產業技術聯盟,打造水環境治理、交能融合鏈長單位;
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集聚政府津貼專家、行業英才、中國能建創新家和領軍人才智慧,為持續創新注入澎湃動能。
“頭號工程”承載著頭號關切。
“公司出臺了科技創新人才全面激勵方案,全額資助核心設備研發費用,推行科研項目負責人制,賦予技術路線決策權、經費支配權、團隊組建權,科技創新氛圍日益濃厚。”中國能建“十四五”科技領軍人才、葛洲壩集團副總工程師、科技數智裝備事業部總經理余英說。
突破:鍛造大國工程"硬實力"
承擔水利水電國家戰略工程重點研發計劃,攻克300m級混凝土壩、百萬千瓦機組安裝、高海拔生態敏感區橋梁及隧道施工、220m級防滲墻等關鍵技術,為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等“大國重器”提供技術保障……
國之重器,科技為先。“十四五”期間,葛洲壩集團突破多項重大水電工程技術難題,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白鶴灘首臺百萬千瓦機組轉子吊裝
在金沙江上,白鶴灘水電站巍然聳立,右岸地下廠房8臺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構成這座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的動力心臟。
“首次將‘三維激光測量技術’‘納米技術’‘BIM技術’引入到巨型水輪機組的安裝施工中,實現了‘一次安裝完成、一次啟動成功、一次調試成功’、百萬千瓦機組‘零配重’等紀錄。已安裝機組運行擺度均小于0.1毫米的精度。”中國能建“十四五”科技領軍人才、葛洲壩機電公司副總經理陳強介紹。
烏東德世界最薄300m級雙曲拱壩
沿金沙江逆流而上,葛洲壩集團承擔了烏東德水電站75%工程量,創造了最薄300米級特高拱壩等8項“世界第一”,全壩采用低熱水泥等15項“全球首次”,相繼攻克百萬平方米自然邊坡治理、450米高邊坡開挖、100米水頭下導流洞封堵等多項世界級水電施工難題。
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項目
古城金陵,世界在建最大單體城市地下空間——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施工。“項目攻克了地下50米級富水軟土深地空間建造關鍵技術,首創超長地墻聯做和超高精度樁柱逆作工法。研發的地下連續墻泥漿循環一體化裝備,處理泥漿200萬方,達到綠色環保效果。”葛洲壩一公司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一期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宋宏偉表示。
硬核科技,鑄造“重器”硬實力。“十四五”期間,公司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122項,主參編國家及行業標準31項,授權發明專利282項。
蝶變:譜寫智能建造"新華章"
新疆庫瑪拉克河畔的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現場,無人駕駛震動碾壓機來回穿梭,智能建造機助力大壩拔節生長,隨處可見“機械換人”的智能化場景。
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
“項目采用的膠結砂礫石筑壩、大壩碾壓數字化生產等技術,將智能筑壩技術推升到世界領先水平。”葛洲壩大石峽項目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宋曉建介紹。
依托這座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開展的科技創新實踐,正是葛洲壩集團以智能建造賦能項目高質量履約的生動縮影。
“十四五”時期,葛洲壩集團著力打造“示范工程+智能廠站+數字車間”三級載體,創新“設計—建造—運維”全鏈條數智化應用場景,構建“工序自動化、流程智能化、管理數字化”新型建造模式,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全國首個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項目——棗荷高速公路項目
棗菏交能融合項目首次提出綜合交通與能源融合關鍵技術體系;深大城際鐵路首創“BIM+5D”盾構數字孿生平臺;武重高速項目實現砂石、鋼筋、預制梁等全流程智能生產;天津津沽污水處理廠打造廠區數字孿生;宜城水泥廠無人化水泥智能工廠示范線獲評國家“先進級智能工廠”……
伴隨著智能建造的推廣,政策創新也提供綿綿動能。公司夯實綠色智能建造研究院等研發平臺,與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簽署合作共建協議,全力推動建筑施工領域數字建造重大研究成果轉化。
國家級智能工廠、綠色工廠-宜城水泥廠
“邁向‘十五五’新征程,公司將推動業務格局和層次實現系統性躍升。”葛洲壩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陳剛表示,葛洲壩集團將以科技力量、科研成果、數智轉型“三大躍升”,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為建設高質量發展“四新”能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