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揮別“黃金十年” 電煤“兩價并軌”到來
秦皇島港煤炭積壓量,早超過了堆存警戒線;鄂爾多斯開始推行“統購統銷”,以圖限產保價;貴州省取消了每噸200元的“出省費”,鼓勵煤炭外銷……諸多跡象表明,全球經濟和國內經濟正在明顯放緩,倒逼煤炭需求萎縮、價格下調,“黃金十年”面臨終結。目前,市場煤價已逼近重點合同煤價,這給推行電煤“兩價合并”帶來機遇。分析人士認為,此時應抓住有利時機,順勢推出“兩價并軌”。
北方七港煤炭壓港 煤價下跌幅度增大
日前,創建于2006年的中國煤炭價格指數,7月1日起向社會公開發布。根據監測數據測算,截至6月29日,中國煤炭價格指數(全國綜合指數)為186.2,比上周下跌2.5個基點。本周中國煤炭價格指數延續去年11月以來的下行趨勢,下跌幅度比前期又有所加大。
此外,“迎峰度夏”本應是一年中港口生產最為忙碌的季節,北方七大港口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煤炭壓港”現象。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秦皇島港口的煤炭場存從6月初的777萬噸迅速攀升至6月19日的946萬噸的歷史高位,接近港口設計能力1000萬噸的極限,而正常庫存水平應在500萬噸左右。承擔“北煤南運”任務的北方七大港口——唐山港、黃驊港、天津港、青島港、日照港、連云港、秦皇島港,也面臨著煤炭積壓接近庫存極限的問題。
煤炭行業陰影籠罩,煤炭企業生存艱難,開始積極嘗試另尋出路。日前有報道稱,山西焦煤集團正式與雙匯集團簽訂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太原市建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作為焦煤生產企業中的“老大”,山西焦煤集團進入屠宰業顯示了其拓展產業鏈,改變“一煤獨大”現狀的決心。
分析人士稱,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由多方因素造成。國內方面,受全球性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以及宏觀政策調控的影響,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全社會電力消費增長乏力,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導致房地產、鋼鐵、電力等多個行業市場不景氣,煤炭需求疲軟。國際方面,由于美國的能源結構中頁巖氣占比越來越大,美國煤炭企業只有加大出口才能使供需達到平衡,紛紛選擇向中國等亞太市場傾貨,進口煤的涌入也減少了東南沿海電廠對環渤海地區等中轉港口煤炭的需求。
諸多跡象表明,煤炭“黃金十年”面臨終結。
煤價回落難阻局部電荒 電煤“兩價并軌”良機到來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發布的報告,后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仍然總體偏緊,二季度最大電力缺口可能在1000萬千瓦-2000萬千瓦,迎峰度夏期間最大電力缺口可能在3000萬千瓦左右。中電聯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孫玉才也在相關電力會議中指出,2012年,受火電裝機增長減緩、電煤供應問題、水電來水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缺電形勢呈現更為復雜的態勢。
為何會出現煤炭充足,但電力供應仍顯緊張的局面?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電廠的裝機容量增加相對緩慢,由于盈利不足,其發電積極性不高。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也表示,煤價盡管有所下跌,仍然高出火電企業的承受能力,高煤價帶來的高成本問題未能得到有效緩解。去年的電價上漲部分被煤價上漲所抵消,漲價帶來的收益增加有限。從體制上看,煤電矛盾的問題未能從體制上加以根除,在煤炭供不應求以及電網壟斷的雙重壓力下,火電企業處于弱勢地位,盈利狀況難以改觀。
煤電矛盾由來已久,在煤電價格體制改革中,煤炭價格基本上體現了市場供需變化,而電力價格的行政化較為嚴重,是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隨著電煤市場價格不斷回落并接近重點合同煤價,持續多年且備受詬病的電煤價格“雙軌制”迎來改革良機。分析人士認為,此時應抓住有利時機,順勢推出“兩價并軌”,一則可確保價格順利過渡,二則煤價處于相對低位,將為電價機制改革贏得時間。
編輯:yhx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